觀眾聽音樂會時可起身走動,樂手照著樂譜演奏,但樂譜只有一張紙,而且是文字寫成的,沒有豆芽菜音符。任職於舒伯特音樂院、國際大獎作曲家高愷怡,本周末將發表作品《對位》,她希望觀眾能更親近現代樂,聽了覺得有趣,不無聊。
高愷怡表示,有人聽見現代樂,會覺得是一團噪音,感到很有距離,「我想和大家分享,聽現代樂,不見得要從旋律美不美、好不好聽思考,而是可以感受其中的效果好不好」。
高愷怡來自台中,曉明女中音樂班畢業後赴維也納深造,曾獲卡爾.馮.奧西茨-奧登堡國際作曲比賽第二名,以及馬爾他戈左的聽見奧菲斯作曲比賽第二名。
高愷怡表示,這部作品她想探討人、音樂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我給樂手的是指令,而不是寫好的音符,例如,我希望樂手可以在演出時,做出任何他想要的聲響效果,不限定聲音大小、演奏的聲音長短,有即興的成分,在不同的空間演奏,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有趣的是,高愷怡說,隨著樂手心情狀態,表達的方式會有所不同,「甚至是不同國家的樂手,個性不同,有人保守,有人外放,不設限,樂器類別也不設限。所有的效果和聲響,在空間裡有無形的線條交織。」
高愷怡表示,這是與德國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共同合作的作品,但受到疫情影響,國外樂手無法來台,先以錄製影片方式,在現場播映,和台灣觀眾分享。演出將於12月12日在台南涴莎藝術館、13日在台北歌德學院德國文化中心藝文活動廳登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