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MHI Vestas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合作,透過彰芳及西島兩離岸風場風機在地化計畫,向華城電機子公司華城重電承租台中港5千平方公尺廠房,作為風機輪轂組裝和機艙相關零組件的最終組裝及測試基地,永冠、士電、華城、華新及金豐等廠商受益,預估可望創造92億元產值。

MHI Vestas台灣區專案總監Bjarne Jorgensen說,MHI Vestas會持續把歐洲的技術帶到台灣協助發展葉片本土化,預計明年6月會將會開始投產,第一支葉片預定在明年第三季完成,2022年學習曲線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能達到最高產能每周四支葉片。

CIP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執行長Dennis Sanou補充,依照本土化規定,CIP是在2023年開始併網,當時所需承接國產化任務是只要有15支葉片符合即可,但CIP決定要讓190支葉片全數在台灣生產,但也希望未來區塊開發的國產化項目也能維持,支持台廠可以繼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MHI Vestas已簽署數個供應鏈合約,希望滿足CIP彰芳西島風場的需求,包括本土供應的葉片、變壓器、葉片材料(膠黏劑、樹脂和拉擠碳板)、塔架、配電盤、輪轂鑄件、輪轂板、機艙底座鑄件、低電壓配電櫃、不斷電系統、功率轉換模組組裝等。

#葉片 #MHI Vestas #彰芳 #機艙 #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