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綺的正職是國小壘球教練,只有在放假時才能重拾球棒投入女棒隊,但這其中也飽含辛酸,雖然台灣女棒的世界排名第3,但資源不多,女棒隊僅是有興趣球員自費組成,因此王逸綺也期待台灣能借鏡日本職業女棒聯盟,對運動員來說才更有保障。

王逸綺透露,女壘球員生涯大多在學生時期結束就會終止,當時她面臨人生選擇題,最後脫下女壘球衣選擇擔任教練,出社會後她並不想離開球場,因此選擇加入女棒,「我們只是一群愛打球的女生,有比賽就組隊參加。」

女棒選手也大多和王逸綺一樣,在正職工作之餘才能投入練球,「台灣沒有女壘、女棒職業隊,男球員還有職棒可以當作一份工作,但對我們來說打球不能成為生活重心,只是一個很重要的興趣。」

台灣女棒還在發展推廣階段,不僅沒有關注,政府也沒有資源協助,王逸綺幸運的是球隊剛好遇到徐生明遺孀、「師母」謝榮瑤,在師母牽線下獲得魏應充資助,組成頂新和德接棒未來女子棒球隊,連續2年拿到全國女棒錦標賽冠軍。

日本女子職業野球機構已經成立11年,也有台灣球員曾琪、謝鈺瀅跨海挑戰,王逸綺希望台灣能向日本借鏡,「她們早上上班、下午訓練,很希望台灣也做到,雖然會有些難度,希望未來不管女壘或女棒都能朝這個方向發展,這樣對女性棒壘球運動員更有保障。」

#壘球 #打球 #女壘 #組成 #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