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醫療院所密度全台數一數二,早期有「醫者町健康地」的稱號,市府文化局10日發表3年來蒐集書寫60筆老醫館故事,醫二代蔡榮茂醫師說,嘉義醫界的傳承風氣盛,希望可以繼續挖掘及書寫更多老醫館的故事。

市長黃敏惠為《嘉義市老醫館的故事》作序指出,早期嘉義市因木材業蓬勃發展,成為雲林、嘉義及北台南區域的重要都市,就業人口眾多,醫療需求大,醫療資源多,而獲得「醫者町健康地」稱號,有近百位醫師開診所,嘉義高中更有「醫科搖籃」之稱。

文化局長盧怡君表示,文化局自2018年起調查蒐集老醫館的故事,3年來累積60筆老醫館故事,今年以接受日本現代醫療教育「第一代西醫」醫館的資料為主,透過史料、產業背景了解嘉義市為什麼會成為台灣醫界搖籃,也為明年嘉義市主辦台灣設計展預先建置豐厚資源。

蔡耳鼻兒科醫院第2代蔡榮茂醫師說,他父親蔡則琛1946年創建醫院至今75年,很多資料散佚,文化局能蒐集撰寫成故事,很珍貴,嘉義醫界傳承風氣盛,例如他有3個女兒及女婿也都從事醫療及醫學教育,應該還有很多老醫館的故事可以繼續挖掘。

衛生局副局長廖育瑋表示,嘉義市醫療資源豐富,僅次於台北,老醫館故事讓後人了解前輩醫師不僅用專業技術醫病,還在體育、藝術、公益等做出貢獻,老醫館的建築也是人文傳承,記錄地方發展歷程。

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執行長陳維生指出,今年度調查分成4個主題,初探嘉義市醫療發展的多元面貌,例如嘉義醫院是官方醫院,是許多醫師開業前累積臨床經驗的「基地」,也主導區域醫療的政策與執行。

#故事 #醫院 #醫館 #文化局 #嘉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