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美術館成立美術科學研究中心,編制3名修復師、11位館外合作修復師,引進先進設備提供紙質、油畫及無機材質藝術品修復,除修復自家典藏品,也接受外界收藏家、公家機購委託修復,透過科學檢測讓藝術品「說話」,並作為學術研究。

南美館籌建之初就同步規畫於1館籌設美術科學研究中心,獲前瞻計畫補助,花費2500萬元建置完成,該中心引進多項高端科學儀器設備,軍用等級掃描高光譜相機要價近千萬元,透過掃描可判讀畫作材質、創作元素,據以推測年分、元素等,可協助建構畫作詳實歷史訊息,是目前國內一般修復師難以做到的程度。

國內博物館雖多有設立修復室,但多修復自家藝術展品,南美館以專案形式承接各種公私單位修復案件,包括油畫、紙質、絹本、書畫、無機材質(玻璃、金屬、陶瓷等)。南美館指出,一旦藝術作品發生老化或受損,便會啟動檢測與研究,研擬適切修復方法,雖無法讓作品「返老還童」,但「延年益壽」無虞。

目前已修復郭柏川自畫像、侯金水《難民系列》雕塑作品等。其中,侯金水《難民系列》作品為民間捐贈,極具典藏價值,但該系列作品材質為玻璃纖維,年代久遠,部分作品剝落、脆化,由玉山文教基金會贊助100萬元修復,日前修復完成,現已於2館展出。

館長潘襎說,美科中心是南美館硬體建設最後一塊拼圖,美科中心也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台灣藝術大學等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將進行文物修復技術合作、交流,預計成為南台灣藝術修復與研究重鎮。

#作品 #引進 #材質 #系列 #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