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國經濟數據公布的CPI首度為負值影響,滬深300指數11日收黑1.03%,收報4,889.63點,創業板指數收黑1.13%,收報2,687.78點。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仍在復甦軌道上前進,筆者認為,長期應採取價值面投資策略布局,挑選科技與消費兩大類成長龍頭股。
對於投資中國A股的策略,長期應以「價值投資」為核心,聚焦消費或科技成長龍頭之道。因此2021年投資主軸應由上而下,科技類股首選3A(AI、Automation、Auto Electronic)、消費類股則應著眼產業龍頭成長股。
至於操作策略上,投資人不妨借用孫子兵法之道、天、地、將、法策略;「道」指的是投資價值為核心,選擇具備追求主動報酬(Alpha值)之股票。
而「天、地、將、法」的解釋,筆者認為,「天」指出超漲超跌為常態,長期掌握好公司口袋名單,尋找底部布局機會。其次,「地」解釋為將資金效率最大化,不妨配合技術面掌握行業輪動,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將」的解釋則為「兵隨將轉」,用人才、團隊的腦力激盪策略,動態調整持股。最後,「法」意思則為嚴格控制停損停利,尊重市場機制,並適度調整。
由於豬肉價格下跌影響,中國2020年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由10月份的0.5%轉為-0.5%,為2009年以來首見下滑。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則由-2.1%收斂至-1.5%。CPI數據不佳,短線壓抑陸股盤勢表現,以通訊與消費領跌、但由科技類與醫療設備等領漲。
另外,根據中國官方公布1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為1.43兆元,稍低於預期,社會融資規模為人民幣2.13兆元,優於預期。政策上,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季度政策執行會議,透露出未來貨幣政策會從超額發行回歸合理化。財政政策上,則聚焦12月上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總結2020年中國經濟情勢,並且做好來年的重大經濟工作布署。
展望A股未來,觀盤重點有二:一、對外方面,美國川普政府主導的中美貿易衝突雖然持續,但市場關注重心轉移到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態度上,目前預期中美衝突可望降溫。其次,美元持續走弱,將帶動資金進入中國股市。
二、對內方面,中國人民銀行釋放貨幣政策將正常化訊號,週期性行業表現可能告一段落,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即,注意政策風口。另外,上證指數12月14日調整,將科技、醫藥權重提升,並且首次加入科創板股票,可望引發中國等經理人追蹤跟隨。
總結以上,目前中國A股無論政策面、籌碼面、估值面皆看好,且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宏觀數據逐漸走出疫情陰霾,故對中國A股仍維持審慎樂觀,也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A股,或採定期定額方式,中長期參與中國經濟成長慢牛復甦,與內需消費轉型的新一波行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