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氣持續復甦,但不確定因子尚未消弭,驅使資金持續進駐高評級債,上周投資級企業再流入84.81億美元,推升連續淨流入周數來到第36周。值得留意的是,儘管進入冬季全球疫情轉趨嚴峻,導致市場風險偏好稍稍降溫,新興債買氣持續暢旺,上周再吸金29億美元,推升連續買超周數挺進至第十周,扭轉全年資金流向由賣轉買,累計淨流入達17.52億美元。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型產品經理張瑜倫指出,機構法人近期紛紛調升明年全球經濟展望,加上近期各國疫苗開發喜訊不斷,歐美國家更計劃在11月開始施打疫苗,提振了全球投資信心全面回升,市場高度預期全球經濟活動可望在2021年上半年逐漸回歸常軌,帶旺新興市場買氣回溫,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更備受資金青睞,第四季以來周周吸金,買氣連旺十周,今年全年資金動能亦扭轉為淨流入17.52億美元。

張瑜倫指出,鑑於新興市場債券基金2019年全年累計淨流入金額高達414.59億美元,伴隨全球景氣持續回溫,搭配新興市場債利差收斂行情,新興市場債券未來仍有相當大的前再回補空間。

今年疫情爆發後,國際貨幣基金(IMF)提出窮國暫緩還債計畫(DSSI),且獲G20參與支持,加入該計畫的邊境窮國毋須按照原定計畫向G20成員國償還國家債務,儘管該計畫原訂將於今年底終止,但日前IMF有亦再展延這項計畫至明年底,預期將有助於減輕邊境國家的債務負擔輕,也能讓這些國家能夠更致力於推動國內經濟發展,這對整體新興債後市為一大利多。

投信法人強調,全球仍處在低利率環境的外部因素並未顯著改變,在資金追求收益的大前提下,新興債提供逾5%的收益率,明顯優於成熟公債,料將持續成為資金追捧標的。因此,在景氣復甦時期,新興債只要基本面持續改善、信評調升,長期投資的效益將在低利環境中彰顯。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展望2021年債市投資的風險和機會共存關係緊密,儘管疫情仍然嚴峻,但有疫苗救市契機可期待;若疫苗能成功阻止疫情擴散,經濟復甦也意謂政府刺激政策可能縮減或退場,貨幣政策將趨於正常化,而且於2020年快速累積的政府和企業龐大債務亦有待去化。

顧及投資人對於債務高築環境所要求的風險溢酬也會增加,殖利率曲線轉陡趨勢下,建議先靠攏短期債券降低利率風險。而債券類別選擇上,可兼顧仍有較高殖利的信用債以爭取收益空間,並搭配較高債信評級的新興國家當地公債或伊斯蘭債券做多元配置,平衡風險。

#新興市場債券 #疫苗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吸金 #新興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