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近日空汙嚴重,14日出現今年首次空氣品質指標紅害日,環保局啟動緊急應變,要求20大汙染工廠共41家業者降載減排;市長陳其邁昨強調,高雄空汙逐年改善中,但67%汙染源來自境外及北邊縣市,需持續監控。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14日白天高雄多數空品測站呈現AQI空氣品質指標紅色警戒,顯示空氣對所有族群均不建康,這也是今年高雄首次的紅害日,為此,市府15日市政會議特別專案報告空汙防制措施。
環保局長張瑞琿指出,AQI小於100的「普通等級」日數,去年75.6%,今年則增至82.9%,10月、11月PM2.5細懸浮微粒也都比去年同期下降,但近日因東北季風,前兩天出現紅害日,市府已要求20大、前41家汙染廠區降載,並透過群組、臉書、有線電視跑馬燈提醒市民減少外出。
陳其邁補充,市府10月起要求台電興達電廠4座發電機組停2降2,降載幅度更從過去的65%降至50%以下,以昨天為例,台電即降至46%,因此PM2.5、PM10與臭氧數值均比去年同期減少5%至16%,顯示空品改善,但要更努力維護市民健康。
他說,高雄本地汙染源只占33%,22%來自境外,45%來自其他縣市,隨東北季風往南吹,尤其冬季影響更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