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用三倍券買漫畫送孫女,本是好事一件,卻因為被發現發票打上行政院統編而舉國譁然,對照前一陣子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才因為買牛肉麵道歉還打上行政院統編而遭各界撻伐,真讓人覺得,我們的行政團隊是鬼打牆了嗎?

雖然蘇院長一心想著別再讓負面議題延燒,但想澆熄民意怒火別無他法,就是把特別費這個黑箱打開;如果不能讓閣揆特別費發票報帳情形攤在陽光下供全民檢驗,就把屢生爭議的首長特別費給廢了吧!

行政院交際科處理公務行程本來就有SOP,我相信,以蘇揆的政治資歷與職位高度,應該不至於貪這樣的小便宜,但錯誤反覆發生,連錯兩次,還錯在行政院長特地安排用來建立親和形象、行銷政策的政治真人秀上。只能說,不是行政部門管理不當、所用非人;就是公私不分、程序出了大問題。

從政府管理的角度來看,特別費這種容易導致公私不分的制度,顯然已有徹底改革的必要。過去,特別費被稱作首長的私房錢,甚至有部分金額也未必需要發票就可申領,也因此一度藍綠各領袖人物都被捲到特別費的爭議風波之中,而有「歷史共業」之稱。問題就在於,特別費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黑箱作業,有一定的任意性以符合首長彈性支用的需要。

要打開黑箱,杜絕流弊,就要靠著陽光把黑箱照亮。就特別費爭議而言,首先是機關內控,也就是發票請領與審計的規範。但讓人質疑的是,院長親自消費的單據如果真會被擋,一切照章辦事,嚴格審核,問題還會一次又一次發生嗎?會不會是現今的績效審核制度,沒有了傳統上審計會計人員從第一張單據審到最後一張的嚴格把關,讓官員有了得過且過的僥倖心理,所以浮濫報帳蔚為常態?

其次,要監督行政機關,最直接而有力的就是擔負監督職責的監察院,如果監委能跳脫黨派的考量,為民把關,維護官箴,行政官員自然不敢為所欲為。但是從先前的丁允恭緋聞案,到丁怡銘的發言爭議,監察院有任何呼應民意的作為嗎?有任何雷厲風行的動作嗎?監察院都自廢武功了,行政機關會有任何忌憚嗎?

最後,原本最能擔負監督官員之責,把陽光照亮黑箱的,莫過於第四權的媒體了。但是看看就是在蘇貞昌任內,先前NCC拒絕給中天新聞台換照引發各方爭議,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以及新聞多元性受到嚴重侵害,營造出寒蟬效應,不就是讓媒體的監督功能受到最嚴重的戕害?為什麼這麼多嚴重違憲的行為會發生在一個學法律的行政院長任內?

因此,我們還是認為,單純的口頭道歉是無助解決政府公信力問題的。既然「有錯就認,有過就改」,公布行政院所有首長特別費發票明細以消去民眾心中疑慮,才是最好的釋疑方法,也才能恢復民眾對行政院的信心,更沒有什麼「燒一個更大的火」的問題。

如果此路不通,加上從內控到監察院、媒體都宛如一攤死水,得過且過,陽光不振,倒不如就直接廢掉這麼多爭議的首長特別費吧!  (作者為立法委員)

#發票 #發生 #監察院 #爭議 #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