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台灣媒體聚焦高育仁批評民進黨政府「親美抗中」,其實模糊了焦點。這場研討會最重要的觀察點,是陸方對台官員、權威學者的發言,應能代表北京決策層對一年來台海情勢的判斷,及未來的政策方向。

總結這些發言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官方涉台研究機構的學者並未著墨「台獨名單」,在這個議題帶風向的,只是個別陸媒及對台幕僚單位的「圈外人」。第二,大陸學者對兩岸情勢並未徹底悲觀,仍強調堅持和平穩定、融合發展。第三,陸方專家對「民意」的認知非常理性,主張要理解、疏導、影響兩岸民意。

對照近期大陸輿論場七嘴八舌的「武統」聲音,這場研討會傳遞的訊息,代表理性決策者的思考。如同一面鏡子,照出哪些是真正有決策影響力的人,哪些是攪動民粹渾水摸魚的人。同樣,這面鏡子也照出未來決定兩岸關係的兩大關鍵詞:「戰略定力」和「戰略壓力」。

戰略定力與戰略壓力

「戰略定力」已廣為人知,其意涵為何?《解放軍報》於中共五中全會後做了詮釋,總結為24個字:「頭腦清醒、處變不驚,冷靜觀察、通盤考慮,科學應對、謀定後動」,進而再概括為7個字:「辦好自己的事情」。

在兩岸關係上,大陸「戰略定力」表現得很清晰:第一,對維護和平統一路線有定力,因為這是「戰略機遇期」大局所需,北京不會放棄和統、轉向武統。第二,對台灣內部政治變化有定力,民意潮起潮落是選舉制度的必然,大陸不會隨一時民意起舞。第三,對「中美關係決定兩岸關係」的基本判斷有定力,因為大陸深知台灣問題根本上取決於中美實力對比,故在當前「川下拜上」的敏感階段,更加冷靜沉穩看待兩岸。其四,對兩岸關係「經濟決定政治」的唯物主義法則有定力,因為北京確信兩岸經貿整合得愈緊,台灣愈難以擺脫大陸。

相對於「戰略定力」,較少人談到「戰略壓力」,這個字眼尚未出現在大陸官方話語中,但已呈現在實際行動中,對兩岸關係相當重要。「戰略壓力」是什麼?應是和「戰略定力」相對應,可細分為三類:其一,因自身戰略目標或需求而自我產生的壓力(內部壓力),其二,因外方戰略目標或需求所承受的壓力(戰略承壓),其三,因自身戰略目標或需求從而向外部施加的壓力(戰略施壓)。

對北京來說,「戰略壓力」映射在兩岸關係上表現為三股壓力:在內部壓力上,「統一」在中共「民族復興」目標中必然占據一席之地,現階段北京已經在研擬2035年現代化遠景,對兩岸問題存在焦慮感並不奇怪。在戰略承壓上,美國遏制大陸發展已成為朝野共識,川普和拜登的區別僅在於手段,台灣問題日漸成為來自美國對大陸戰略施壓的一部分。

至於第三種「戰略施壓」,是近一年來兩岸關注的重中之重。因為從主觀認知、客觀情勢來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內部壓力」愈大、來自美國的「戰略承壓」愈大,對台「戰略施壓」自然隨之增大。回顧一年來大陸軍機打破海峽中線默契,陸方輿論「武統」情緒高漲,大陸研究「台獨名單」,其實都是對台「戰略施壓」增大的具體表現。

兩岸和平是台灣主流

展望新的一年,由於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台後將精力聚焦美國內部問題,北京的短線「戰略承壓」或明顯減輕,加之中共五中全會重申「戰略機遇期」及「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不變,加上大陸有效控制疫情,經濟表現全球一枝獨秀,台灣出口表現也不錯,但對大陸出口、投資續創新高,經濟依存度更高,北京自我「內部壓力」因而減輕。因此,大陸對台「戰略施壓」料較今年有所減輕,這是未來一年兩岸關係的機遇所在。

台灣有民調顯示,「和平相處」是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的主流願景,牢牢占據9成,大陸權威涉台學者亦直言,台灣主張獨立的並不占多數,更多是對統一進程的焦慮,這可以給僵持敵對的兩岸關係帶來兩點啟發:

第一,民意不等於民氣,反中是一時民氣,和平才是民意,民氣雖可用,但民意不可違。第二,在亞太新情勢下,大陸應適當減輕對台戰略施壓,創造並把握兩岸溝通合作的契機,讓台灣民眾認識到和平、融合是兩岸關係必由之路,也是可行之徑,這才是心靈契合式融一的正途。

#施壓 #戰略 #大陸 #台灣 #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