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22日進行「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初審會議。台電指出,北部地區用電尖峰時,用電量超過全台四成,但新電廠開發不易,長期無法供需平衡,尖峰期仍需中南部提供跨區支援,近年因核一、二廠除役,協和發電廠老機組屆齡除役,供需恐更為失衡,北部電網急需新增電源。
由於協和電廠舊有四部各50萬瓩燃油機組,於2019年除役,更新改建計畫將設置兩部裝置容量13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總裝置容量260萬瓩,可支撐北部供電,相當於夏季用電尖峰約6%備轉容量率。除機組之外,台電也規劃填海造地18.6公頃,興建防波堤及LNG卸收碼頭,另還有新建兩座各約16萬公秉儲氣槽。
惟台電興建天然氣接收站要進行填海造陸,引發當地居民、民代異議,希望改採替代方案,包括台電填海造陸面積相當於443個籃球場,對生態環境、漁業都有強烈衝擊。環評委員則說,國外報告顯示每公頃珊瑚礁每年可創造約11.5萬美元生態價值,但台電對珊瑚影響、鄰近海域生態保育說明不足,要求台電重提報告並研提保護對策。
另也有委員提出,協和電廠新機組發電效率還比現有台電機組落後,空污排放數量不如現行機組,且填海造陸所用土方來源及成分,對海底影響等,都需要台電再提相關對策。
環評會議經3小時討論後,最後決議要求台電提出更多報告,包含新燃氣機組發電效率、空污排放濃度,填海造陸對生態影響評估等,資料補齊後擇日再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