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台股屢創新高,各類型台股基金平均績效也打敗多數股票基金類型,全數擠進前十強榜單中,年迄今替投資人賺逾兩成,其中,上櫃型、科技型、中小型平均績效皆繳出超過24%的亮麗表現。
保德信投信指出,今年的多頭市場表現相當鮮明,除了美股之外,就屬大陸股市與台股漲勢最為優異,因此帶動相關基金績效跟著水漲船高,進而讓這三類股票基金報酬率打敗其他市場,成為2020年績效黑馬。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大陸經濟動能持續增強,觀察11月各項經濟數據如工業增加值、社會零售銷售等均進一步增長,顯示經濟活動明顯回溫,帶動股市再度重返多頭軌道,滬深300指數重返5,000點大關之上;大陸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率上升至7%,前11月累積年增率則由1.8%來到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率也從前月的4.3%上升至5%。
判斷景氣指標的官方製造業PMI指數,同樣自3月以來持續維持擴張水位,從分類來看,新訂單增速加快,顯示整體製造業進一步回溫,各地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需求增加亦帶動新訂單增長,在此趨勢下,大陸經濟進入2021年復甦的態勢亦將延續,況且第一季有低基期效應加持,企業獲利或業績可望維持高增速成長,甚至實現雙位數的正成長。
台新主流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台股面臨傳統上外資休假,成交量萎縮的狀況,又加上波段漲多,獲利了結賣壓加重,預期短線震盪將加大,但就中長線來看,台股具備三利多,包括:一、每年年底到隔年第一季都是傳統作夢行情,加上今年科技供應鏈晶片供給吃緊漲價,題材性仍多;二、美國總統大選變數消除與新冠肺炎疫苗預期12月上市,系統性風險解除後,預期外資可望持續回補台股。
三、全球經濟在復甦軌道上,各國央行持續寬鬆,預計此波經濟復甦以及熱錢力道可以延續到2021年6月。綜上所述,年底前台股不需悲觀,預期明年第一季以前台股指數仍有高點可期,拉回仍應擇優布局。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受到二次疫情與疫苗開發等多空消息交替傳出,市場資金或將由成長型與價值型投資交替輪動。後續觀察二次疫情對於總體經濟的衝擊程度,是否壓抑民眾在傳統消費旺季的購物行為。整體而言,在外資回補的推升之下,台股創了歷史新高,高檔獲利了結賣壓出籠,短期盤勢轉為震盪,長期趨勢仍然看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