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洪通熱潮,當屬70年代的《中國時報》,當時的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在洪通逝世10周年畫展座談時,回顧洪通當年的一夕爆紅,以及後續面臨打壓,乃至藝術圈略帶貶抑稱其靈異畫家,仍強調:「當年做得很對,完全沒有錯誤」。
熟識洪通的策展人、書寫者黃茜芳指出,1972年7月,高信疆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洪通繪畫的通俗演義〉,使得洪通開始受到台北藝文界人士關注,在此前,洪通的作品幾乎未受到主流目光的青睞,在此之後,台灣的報刊雜誌逐漸出現對洪通的報導。
黃茜芳並指出,高信疆當年返台談發掘洪通的過程,其中不乏內、外部的攻擊,1976年洪通在台北展覽時,《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對洪通進行連續一周的專題報導,當時內部也曾質疑是為個人宣傳,但高信疆強調在當時台灣深受西方美學主導下,洪通具有多樣的象徵意義與可能性,對台灣有某種啟示性,最終在當年董事長余紀忠的支持下,人間副刊不只做了洪通,又接著做朱銘,造成社會很大的反響。
「最鄉土就是最現代,最傳統就是最前衛」高信疆當年便指出,洪通的藝術是上天賜的生命創作結晶,若純粹從藝術、生活、文化、本土等各種角度看待,也許洪通的生命不會有那麼多無奈的悲劇,而容易還原原來
面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