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就任閣揆2年,綠委評施政成績合格,但政策溝通及危機處理有待加強。前扁辦主任陳淞山指出,蘇的強勢在危機社會躬逢其時,拿下中上成績沒懸念,但疫情恐慌趨穩,美中關係衝突趨緩,民眾「相忍為國」的團結情緒會漸漸消失,民怨將從隱性變顯性,預料未來半年是蘇的下坡期,2024總統大位,縱使有心,也將無力。
陳淞山表示,當美中台少了川普刻意製造的衝突,拜登停止走極端路線,台灣當局若繼續抗中,是否還能獲得共鳴?專斷的施政原本是會引起反彈,但民眾因對疫情的恐慌,可以相忍為國,甚至同意政府可以有兩套標準、犧牲基本人權。但隨疫情危機降低,民眾對專斷強硬的忍受度必然會降低。
他直言,當台灣脫離危機社會,而蘇貞昌卻又繼續維持獨霸路線,民怨將從隱性變顯性,預料未來半年至1年就是下坡期。
綠委何志偉表示,蘇揆在穩住經濟、守住疫情成績超過合格,接下來要加強政策溝通、危機處理,以美豬為例,不只失血還不斷吐血。時力立委邱顯智則說,居住正義與交通安全需加把勁。
民進黨北市議員梁文傑表示,疫情就需要「不溫良恭儉讓」的將軍帶兵打仗,符合民眾期待,預期短時間內蘇的作風不會變。
至於蘇是否有機會角逐2024?梁文傑認為,蘇主觀上沒意願,但拜登當選後,「如果未來想選總統,也沒什麼不可以」。但陳淞山認為,蘇被換掉時,極可能是施政滿意度最弱的時候,屆時有志角逐者就會快速竄出,所以「蘇貞昌是好的救援投手,但不會是未來新的主場投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