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在1935年9月的開學典禮上,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提出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在中華民族風雨飄搖之際,點燃了全體師生的愛國熱情。80多年後,中華民族早已踏上偉大復興的征程,然台灣問題懸而未決,兩岸關係岌岌可危,究其根源與民進黨當局對「愛國三問」的錯誤回答有關。所幸「愛國三問」的台灣答案仍有很強的可塑性。
首先,民進黨當局割裂「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不承認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甚至將「中國人」汙名化。立法院長游錫堃早在2006年任民進黨主席時就曾發表過「中國人糟蹋台灣人」的仇恨言論。不僅如此,面對祖籍在福建的事實,游還強詞奪理,炮製了「華裔台灣人」這個新身分。最近獨派人士更是洋洋得意於「台灣人」認同衝上64%的歷史高位。
雖然「中國人」認同如今被強行按上政治不正確的標籤,但從各界名流到普羅大眾,認同「中國人」者大有人在。我的一位台灣朋友還以「大中華主義者」自居,質疑對岸信仰馬克思主義舶來品的人是否有資格當「中國人」。至於「國族認同」的此消彼長,歸根到底是民進黨上下其手的結果,所謂「天然獨」根本就是「人造獨」。即便如此,綠營的最新民調顯示,當下仍有31.8%的台灣民眾堅持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其次,由於民進黨的終極目標是「掙脫」中國,因此它不僅不會「愛中」,相反會處心積慮實施「去中」,千方百計煽動「仇中」,甚至甘願做美國「抗中」馬前卒。即使一些民進黨政客偶爾故作友善姿態,比如賴清德曾發表「親中愛台」論,但潛台詞仍是「一邊一國」,既想用「親中」忽悠大陸和藍營,又想強化民進黨對「愛台」話語的壟斷。
然而,既然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愛台灣」與「愛中國」之爭就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2019年大陸國慶晚會上,歐陽娜娜獻唱《我的祖國》,綠營氣急敗壞,一味施壓,結果讓《我的祖國》在台灣一炮而紅,免費幫大陸在台灣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最近民進黨當局又在試圖封殺大陸生產的雲端伴唱機中的愛國歌曲。台灣是家鄉,中國是祖國,愛鄉愛國不矛盾,民進黨註定徒勞無功,甚至適得其反。
最後,民進黨視「中國」為敵國,自然不可能盼著對岸好,只會全力唱衰抹黑大陸。去年年初大陸疫情爆發,民進黨當局不但沒有守望相助,反而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在大陸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後,民進黨和綠媒又與西方反華勢力沆瀣一氣,質疑大陸抗疫成果造假。近來大陸疫情反彈,民進黨大肆渲染,綠媒幸災樂禍,讓大陸人民寒透了心。
然而,兩岸畢竟是一家人。即便政治上有分歧,對於大陸遭遇的困難,多數台灣人感同身受,許多人伸出援手。無論民進黨如何抗拒逃避,台灣事實上已經在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一些台灣媒體人也在積極引導民間客觀看待大陸的發展,包括與台灣迥異的政治體制與治理架構,盡量減少認知赤字。
總之,當兩岸在「愛國三問」的答案上取得共識時,兩岸關係就能轉危為安,迎來光明前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