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大陸訂單需求急速回溫,機器人出貨動能轉強,帶動ROBO全球機器人指數今年來累計上漲逾一成。投信法人表示,在中美競逐科技霸權、企業積極導入自動化生產下,將為機器人產業開啟一道新曙光,投資契機再度顯現。
日本工具機工業會(JMTBA)最新公布數據,去年12月工具機訂單金額達980億日圓,創近17個月新高。累計2020年雖然年減26.8%,僅9,008億日圓,但預估2021年需求回溫,全年可達1.2兆日圓,年成長33%,反映機器人出貨動能轉強的事實。
第一金全球AI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去年受疫情影響,機器人訂單急凍,不過,大陸率先走出疫情谷底,重啟製造活動後,訂單動能自6月起一路拉升。機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安川電機、發那科,業績都明顯回溫,安川電機甚至上修全年獲利預估。
陳世杰認為,疫情可能常態化,全球經濟卻不能垮、企業不能一直倒,生產與服務自然不能停,這股求生存的力量,正驅使製造業加速導入AI自動化。其次,中美爭奪全球霸權,科技實力成為掌握話語權的關鍵要素。
中美兩國都積極鼓勵製造業升級,並推動無接觸化服務,將帶動工業、醫療、金融、交通、物流、餐飲服務等各類機器人需求逐年成長,營收獲利同步走高。以ROBO全球機器人指數成分股為例,分析師預估,今年每股盈餘將成長75%,達55.6美元,明、後兩年上看71.2、83.2美元,機器人中長期投資契機再度顯現。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經理人王亨表示,今年美國企業獲利預期將大幅反彈。在科技股中,低基期的車用、智慧型手機、半導體業表現,將持續受到市場關注。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操作方向上可偏積極,車用、手機、記憶體、設備等半導體續強;軟體類股偏貴但修正後逢回仍可擇機布局;基準醫療相關熱度增加唯波動大需留意進場時點;隨經濟回溫預期不變re-open概念亦建議逢低加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