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報導,華為股票是由員工100%持股。據華為2019年財報顯示,華為共有超過10萬名員工持股。現階段,華為員工在入職一至三年後,可視業績情況發放虛擬股票,通常在5萬股至10萬股。

華為董事會首席秘書江西生曾表示,華為由員工持股有助於保持華為公司決策的獨立性。江西生認為,由於華為每一分錢的資本都來自員工,基於公司長遠發展的利益,股票分紅也成為華為拉攏人才、維繫公司向心力的手段之一。

新浪財經報導,回顧創業初期,華為一方面考量市場拓展與擴大規模需要大量資金,另一方面為了打壓競爭者需大量研發投入,加上當時民營企業的性質等因素,出現融資困難的情況。而華為基於內部融資不需要支付利息,財務困境風險較低等原因,優先選擇內部融資。

1990年,華為首次提出員工持股的概念,當時參股的價格為每股10元,以稅後利潤的15%作為股權分紅。此後,隨著員工規模擴張與外部環境變化,華為實施多次股權激勵機制改革,股票分紅逐步成為華為員工收入的重要一環。

報導指出,但持股員工並非沒有風險。公司的發展與員工的收入一定程度上捆綁在一起,參與投資的員工每年可以參與利潤分配,但如果公司出現虧損,股票的價值也會降低,持股員工也要承擔相應的減值風險。

#員工持股 #員工 #內部 #江西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