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1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針對立委質詢台灣若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衝擊,他表示,短期內不會有立即的影響,因為列入匯率操縱國後,接下來的談判、磋商及觀察期至少需費時一、二年,期間央行也會針對三大理由爭取豁免貿易懲罰。

楊金龍指出,根據美國財政部檢視匯率操縱國的三項標準,去年台灣將觸及對美貿易出超逾20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2%、淨買匯對GDP比率逾2%,「有可能被列入(操縱國),但會先進行雙方磋商,立即上不會有影響」。

他指出,央行將以三大理由進行磋商:一是台灣對美國出超擴大到200億美元以上,主要是中美貿易衝突的轉單效應;二是疫情商機下,台灣資通訊出口到美國,「都是美國需要的」,絕非來自匯率因素,屬於商品需求的問題;三是美國QE(量化寬鬆)金額太龐大,資金外溢至全球,雖然「他們(Fed)也是在盡責」,卻對台灣的金融穩定造成很大的威脅。

楊金龍直言:「美國的QE是我們的挑戰」,央行穩定市場是法定職責所在,「兩邊的立場都是為了盡責」。

他進一步表示,中美貿易衝突及疫情兩大事件後,全球金融市已有改變,美國原來的匯率操縱國三項指標,已不符合目前的情勢變化,「美國應該思考一下(做調整),現在屬於非常時期,跟以往的普通時期並不一樣」。

楊金龍強調,面對貿易帳失衡問題,無法單靠匯率調整來解決,隨著全球價值鏈興起,以中間財出口為主的國家(如台灣),匯率對貿易的影響弱化。且跨境資本移動,已成為決定匯率的主要因素,若要以匯率做為貿易失衡的調整工具,將會更加困難。

楊金龍說,央行長期以來與美國財政部都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以利彼此了解各國不同狀況,「以前每年至少有兩次面對面溝通,現在因為疫情,改用視訊或電話溝通」。

新台幣11日升值8.5分,以28.241元的逾23年半新高價作收,單日升幅創逾三個月最大。

#央行 #磋商 #美國 #楊金龍 #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