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銀交易室分析,台幣是跟著亞幣的快速轉貶方向,19日上午對美元大貶近1.3角、0.11%,韓元的貶值幅度更是驚人,同時間出現0.52%的貶幅,驅動非美貨幣走貶的主因和美債殖利率18日一度升破1.75%有關。
牛津經濟研究院亦針對亞幣等新興市場貨幣的轉向,公布最新分析指出,市場認為拜登政府的大型紓困計畫是此波股匯市場轉向的最大主因,而某些經濟體的通貨膨脹也確實出現加劇,亞太地區債券收益率顯著上升,尤其是在東南亞,印度、香港和澳洲,高利率的前景導致亞太地區貨幣走弱,若是指標國家的收益率承受更大的壓力,亞太地區整體匯率會進一步貶值。
外銀主管指出,雖然疫情沒有完全脫離,美國等經濟已如此強勁反彈,難免拉動實際利率,但估計美債殖利率不會走出「簡單的直線形態」,美國聯準會已調整貨幣政策架構,某個階段也可能出手壓抑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漲勢。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強調,美國實際利率走強不代表亞太貨幣一定要貶值,從過去15年數據看來,美息上升及亞太貨幣升值「是可以並存的」,亞太經濟現階段及前景展望均處於堅實成長,瑞銀估測亞太區(不包括日本)未來12個月的GDP季增長可以達到5.7%,近日亞太貨幣的走軟,不影響中長期的走升趨勢。
瑞銀提出三大主因,認為目前亞幣走弱只是過渡:一、市場預期聯準會在2023年末前會加息三次,「這預測實在太過了」;二、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只會讓美國經濟復甦步伐短暫領先其他國家,美國財政及經常帳赤字惡化,中期終究對美元構成下行壓力;三、不少亞太區央行去年通過累積外匯儲備來抑止自身貨幣升值,即便經常帳盈餘開始降速,但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央行將較願意讓匯率升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