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來推動再生能源,但香港城市大學化學及材料科學講座教授任廣禹表示,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相關組件,大多是國外進口,買到台灣後才裝置,並非自行研發,能源政策理應與科研同步發展,台灣發展再生能源設備卻是向他國購買,如此作法短視近利,無助長期研發與提升產業發展。
來自台灣的任廣禹,近期率團開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讓太陽能面板生產過程變得簡易,如同印刷報紙般簡單,電池效能也大幅提升。對於在香港能從事能源創新研發,對照台灣如今重視再生能源發展,但相關設備大多源自國外進口,本土學界與產業研發不足,他直說:「政府不看遠一點,去投資老師從事科研,相關產業就沒辦法創新。」
能源議題在全球始終都是熱門政治問題,不過任廣禹認為,能源政策的發展並無絕對,假設提倡水力發電,「除非每個人家裡前面都有長江、黃河」,也就是說,所屬地區必須要有相當豐沛的水利資源,才是可行,否則不能單面向拒絕、唯一接受或使用某種能源。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鼓吹「七彩能源」,認為能源政策與研發應因地制宜。任廣禹也呼應指出,能源解決方案是針對唯一整體概念,無論發展風電、水電、太陽能還是核能,作為政策,理應針對所屬環境與產業發展採取互補,不應有所偏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