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報導,受中間價走疲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30日表現疲弱,盤中一度逼近6.58元價位,最低來到6.5793元,下午4點30分收報6.5677元,下跌51個基點,跌幅0.08%,已連續八個交易日走貶。
交易員表示,受美債殖利率飆升、助推美元指數上揚影響,人民幣從3月19日開始加速下跌。從19日至30日短短八個交易日,人民幣中間價已累計下跌543個基點,跌幅0.83%。在岸價累計大跌632個基點,跌幅0.96%。在岸價至3月26日已全部回吐年內漲幅,29日和30日跌幅又進一步擴大。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最近一周投機客清空的美元部位快速下降,來到2020年6月以來新低,意即不少機構轉為看多美元,包括中金公司等大陸投行亦預期美元指數可望回升至94~95的水準。
機構分析,儘管人民幣兌美元明顯下跌,若和其他非美貨幣相比仍偏強,究其原因仍是結匯需求旺盛所致。但若美元繼續大幅回升,客盤結匯需求可能逐漸轉為觀望,人民幣整體偏強格局也將出現變化。
報導指出,當前美國經濟表現明顯優於預期,歐美經濟復甦差距拉大,對於美元具提振作用,代表人民幣短線仍有「補跌」行情。下一階段除了觀察美國公債殖利率與美元是否繼續回升;另一方面,中國和美國、歐洲多國間在新疆棉花事件上的摩擦,是否會進一步升級,也是觀察重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