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2年的「與作家有約─中央噴水池文學講座」今年聚焦美食文學,邀請國內知名飲食文學作家分享日常飲食,10日首場講座請來作家焦桐,為民眾爬梳美食的共同記憶,包括嘉義市長黃敏惠、副市長陳淑慧、作家渡也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黃敏惠說,去年中央噴水池文學講座非常精采,今年再次舉辦,主題回到生活面,每一場講座都經過精心規畫,也因為大家的熱情,迎來了最棒的文學家,更比喻「文學應該是一個藥引子」,會將內在的美、內在的感觸引發出來,透過作家分享,還能進一步感受到,嘉義市雖不是最富裕繁榮的城市,但卻是一個最有味道、最豐富的人文城市。
文化局指出,焦桐是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同時也是二魚文化出版社、飲食雜誌創辦人,出版詩集、散文等著作30餘種。編有年度飲食文選、年度詩選等各種主題文選50餘種,有華人飲食文學教父之稱。
昨焦桐演講時提及,台灣飲食以小吃為大宗,尤其台灣小吃與寺廟同步發展,寺廟的香火漸旺,廟埕成為市集,也讓廟前小吃歷代相傳。
「與作家有約─中央噴水池文學講座」除第1場焦桐帶來「味道福爾摩莎」講題,4月24日有舒國治的「台灣吃,何等美妙!」、5月22日李昂「吃美食需要學習嗎?」、6月20日鍾文音「在地與他方,我的創作花園」、7月24日吳德亮「帶著文學來找茶」和最終場8月14日,邱一新的「求吃若渴,食言不肥」。
文化局說,透過作家的分享,讓民眾不但感受到濃濃的藝文氣息,還多了美食想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