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說法指出,人口普查結果將對中國人如何看待自己國家以及各個政府部門的工作方式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需要非常小心處理。
此外,人口下降顯示中國的人口高峰可能早於官方預測,並可能很快被印度的13.8億人口超過,這將給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造成巨大損失,從消費到照顧年長者相關政策等都備受影響。中國人民銀行稍早公布一份報告估計,婦女一生中可能生育的平均子女人數少於1.5,而官方的估計數字是1.8。
大陸在1953年進行首次人口普查,2010年公告「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後,確立每十年普查一次的政策。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六次普查顯示人口穩定成長,從首次逾6.01億人成長至2010年的13.71億人。2019年有報導指出,大陸人口已超過14億。
2020年11月1日至12月10日,大陸進行第七次普查,當時新華社報導,有700多萬普查人員對14億多人口進行全面普查,在進行數據處理、評估、匯總等之後,將於2021年4月開始陸續公布普查的主要數據。
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3月15日指出,人口普查已進行到最後的審核匯總階段,原定在4月上旬公布。但劉愛華卻在4月16日宣布,普查結果將力爭早日公布,理由是第七次普查準備在第六次普查公布資訊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更細的資訊,同時大幅增加普查公報數量,因此工作量增加。
21世紀經濟報導20日指出,至少已有26個地級市公布了人口資料,其中八個城市人口自然成長率為負,即使是經濟發達的江蘇省,轄內的泰州、揚州、鎮江、常州、無錫市都是自然人口負成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