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臉書為了〈新聞媒體議價法案〉與澳洲政府槓上,這家拒不付費的社群龍頭甚至揚言封鎖澳洲新聞,雙方最終各退一步和解。谷歌則與澳洲傳媒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達成協議,谷歌新聞展示區刊登新聞集團的新聞,雙方分享廣告收入。
儘管澳洲與矽谷巨頭間的紛擾暫時平息,這起事件已在全球掀起陣陣漣漪,陸續有其他國家傳出要仿效澳洲做法,強迫科技業為刊登的新聞付費。
雪城大學傳播學副教授葛利基爾(Jennifer Grygiel)受訪指出:「我認為澳洲例子最大的貢獻,在於彰顯臉書的勢力有多大,它可以阻斷一個國家的新聞流,就連澳洲這樣的大國也辦得到。我想最終有很多國家會尋求支持新聞出版商的方法,我們會看到各式的提案出爐。」
法國的競爭主管機關裁定,谷歌必須替它使用過的新聞付費,這家網搜龍頭已與代表法國出版商的新聞出版聯盟(APIG)達成協議,會就補償事宜進行協商。
歐盟的著作權法修正案提出「鄰接權」(neighboring rights)的新主張,出版商可據此為他們遭使用的新聞尋求補償,促成法國對谷歌採取行動。
其實更早之前,西班牙就試圖通過要求科技業新聞付費的法案,這還逼得谷歌新聞在2014年撤出西班牙。路透2月間曾報導,谷歌已和西國新聞出版商談判。
澳洲及歐洲為新聞業爭取權益的風潮也擴散到北美。加拿大文化資產部長古伯特(Steven Guilbeault)已承諾立法,強迫谷歌與臉書為刊登在它們平台的新聞付費。
谷歌對加國的提案不予置評,僅表示願就相關議題與政府和利害關係人接觸。臉書則表示歡迎監管,隨時準備與加國決策者合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