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暌違近5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30日登場,據悉,會談將首度納入供應鏈合作議題,希望透過台美合作強化半導體等供應鏈的韌性,避免受到來自地緣政治、疫情、駭客攻擊等的衝擊造成斷鏈,以確保安全、可靠的供應鏈。同時,將進一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我將正式向美方提出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
將參考美日、美韓貿易協定
據了解,美方已掌握我方將提出洽簽BTA訊息。政府高層透露,台美BTA將參考美日、美韓雙邊貿易協定的內容,來探討有哪些項目須更自由化。
高層表示,中美貿易大戰後,美國體認到強化半導體製造業供應鏈的重要性,不能過度倚賴中國大陸或外國,美國總統拜登2月已要求政府各機關檢討半導體、車用電池、醫藥、礦物與材料等10項關鏈產業供應鏈,日前已提出檢討報告,期建立有韌性、安全的供應鏈,台灣產業供應鏈相當強勁具製造能力且可信賴,因此成為美國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對象之一。
據悉,6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署代表戴琪與政委鄧振中在視訊會議敲定30日召開第11屆TIFA會議後,台美雙方各自組成工作小組緊鑼密鼓就議題進行溝通。
疫後經濟復甦 成會議主軸
這次TIFA會議主軸有二,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二是提升、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在疫後經濟復甦方面,供應鏈合作就是主要議題,尤其遭受新冠疫情衝擊後,全球電子及車用晶片短缺,更突顯出台灣在國際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台灣晶片製造商龍頭台積電進而提升遠超越平時的產能,以彌補全球晶片短缺。
另包含環境保護、勞工福祉、數位貿易、電商合作等議題,疫後台美都可以尋找更多合作空間。疫後數位貿易更是不可逆趨勢,法規及政策必須一致,貨物進出口須更便捷化、手續申請審核也要更簡化,迎接數位經濟時代來臨。
至於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將全力推動台美洽簽BTA,配合科技發展,增進智財權保護,特別是營業秘密保護,法規透明化、投資及服務業更自由化等,政府也會參考美日及美韓貿易協定,找尋台灣法規不足或台美雙方需強化溝通的重點。
另歷次台美TIFA會議台灣的主談人,最早是由國貿局長擔任,第4屆起提升層級至經濟部次長,這次則改由行政院經貿辦主辦,因此由經驗豐富的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主談,美方則由助理貿易代表擔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