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29日報導,當前步步攀升的貨運價格,使大陸外貿企業的壓力有增無減。全球貨櫃製造龍頭中集集團董事長麥伯良日前表示,預計「一箱難求」的貨櫃緊缺狀態在今年內很難終結,並且貨櫃業務很可能還會維持量價齊漲狀態。

珠三角地區一位主營美歐出口的大陸外貿商透露,站在「金字塔頂端」的船運公司在產業鏈上有很強的議價能力,並相繼調漲價格,「現在運輸緊張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連多用途船都開始運輸貨櫃了」。

該名外貿商抱怨,去年行業普遍預計高漲的運價會在今年年中緩解,但目前運價卻是再度攀上歷史高位。他表示,現在海外港口貨櫃運輸卸載基本都需要排隊,空櫃難返的問題依然持續,加上稍早的蘇伊士運河擁堵事件、大陸東南沿岸頻傳塞港,以及印度等地疫情反彈等,讓貨櫃一直處於緊缺狀態。

報導指出,從數據上來看,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海運市場受到貨櫃短缺、貿易復甦等因素影響,集運市場運價開始上揚。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今年6月29日升至3,324點;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更自4月16日以來連續10周上漲,最新指數為2,591.41點,再度刷新歷史高點。

另一方面,不斷攀升的海運運價迫使業者為轉移成本壓力,不得不調漲商品價格,成為今年全球通膨走高的重要推手。廣發證券最新研報指出,今年3月以來多國通膨走高,輸入型通膨或為主因之一,而輸入型通膨則是受海運價格影響。

#狀態 #全球通膨 #運輸 #通膨 #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