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決定局部微解封,但仍維持3級警戒。類封城的3級警戒實施將近兩個月,大部分人生計都受到嚴重影響,很多靠每天現金收入的攤商、餐廳、養生館、商家都受到影響,台灣幾乎是民不聊生。台灣人素來認命,也很少怪民進黨,但這次台灣的COVID-19疫情,是人禍,而非天災。
如果當初徹底執行普篩,就不會鬆懈防疫;如果民進黨政府緊跟國際腳步,就能採購足夠的應急藥品,不會有700多條冤魂;如果不是蔡政府自大傲慢,台灣早已有充足的疫苗。難怪前副總統呂秀蓮向蔡總統喊話,「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很替妳難過。」
《詩經‧小雅》有謂「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慘莫懲嗟。」意指蒼天正又一次降下飢疫,死喪和禍亂實在太多。民眾言論中不再有好話,你們竟還不懲戒自我。但民進黨政府除了甩鍋卸責,連檢討自我都沒有,何況其他。
看到那些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基層人員,實在令人心疼,例如建築工人、外送員、菜市場攤販、資源回收的阿嬤、交通警察,都是為五斗米揮汗的人,今年夏天連這樣的工作都快沒有了,很多庶民現在連房租都繳不起。這些人大部分為地下經濟的一環,也是受害最深的一環,但大多不適用現有的紓困措施。
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凍結後,少了大陸客,景氣變差,加上大幅削減軍公教退休金,景氣更加不好,影響到中小企業及中小店鋪的營運至劇。台北永康街1/3店面在疫情前都已關閉,知名餐館更是紛紛停業,台中一家要靠老阿伯一個人擺攤養活18個家人,疫情前已困難重重,現在更是全家一起挨餓。
這兩個多月,看到一個個生命的離去,救護車在鄰里巷弄間呼鳴,但上位者猶自搞權力鬥爭,把反對者都冠以認知作戰的對象,甩鍋、卸責,打擊政敵。綠媒忙著大內宣、大外宣,心中早已沒有庶民。
疫情期間,各國都大發個人紓困金,以免產生社會問題,美國政府給過兩次,一共每人2400美元(約台幣7.2萬元),包含小孩在內。各州還加碼,例如加州發600美金,全香港18歲以上的永久居民發放港幣1萬元(約台幣3.8萬元),以渡過難關。
以台灣平均國民所得,主計處預估達3萬美元,一個人一個月平均所得是2500美金,合台幣約7萬元,封城兩個月,庶民損失約14萬元,因此政府至少每人要發3萬元才能彌補小市民的損失,立法院從去年到今年一共通過1.2兆防疫預算,用在個人紓困只有1100億,平均每人才5000元,而且具有勞工身分的人或透過公會編列的人才領得到,真正苦丁反倒缺乏救助管道。
反倒是一向被批為權貴的國民黨,已意識到選票是一票票庶民爭取來的。在馬英九任內,面臨金融海嘯,馬上發3600元消費券,沒有花樣(不像三倍券),吳敦義任行政院長期間,甚至製作庶民經濟指數,如貨運量、通貨膨脹率等加入在內,以真正反映庶民生活。微解封,解得了庶民之困嗎?
楊艾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決定局部微解封,但仍維持3級警戒。類封城的3級警戒實施將近兩個月,大部分人生計都受到嚴重影響,很多靠每天現金收入的攤商、餐廳、養生館、商家都受到影響,台灣幾乎是民不聊生。台灣人素來認命,也很少怪民進黨,但這次台灣的COVID-19疫情,是人禍,而非天災。如果當初徹底執行普篩,就不會鬆懈防疫;如果民進黨政府緊跟國際腳步,就能採購足夠的應急藥品,不會有700多條冤魂;如果不是蔡政府自大傲慢,台灣早已有充足的疫苗。難怪前副總統呂秀蓮向蔡總統喊話,「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很替妳難過。」《詩經‧小雅》有謂「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慘莫懲嗟。」意指蒼天正又一次降下飢疫,死喪和禍亂實在太多。民眾言論中不再有好話,你們竟還不懲戒自我。但民進黨政府除了甩鍋卸責,連檢討自我都沒有,何況其他。看到那些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基層人員,實在令人心疼,例如建築工人、外送員、菜市場攤販、資源回收的阿嬤、交通警察,都是為五斗米揮汗的人,今年夏天連這樣的工作都快沒有了,很多庶民現在連房租都繳不起。這些人大部分為地下經濟的一環,也是受害最深的一環,但大多不適用現有的紓困措施。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凍結後,少了大陸客,景氣變差,加上大幅削減軍公教退休金,景氣更加不好,影響到中小企業及中小店鋪的營運至劇。台北永康街1/3店面在疫情前都已關閉,知名餐館更是紛紛停業,台中一家要靠老阿伯一個人擺攤養活18個家人,疫情前已困難重重,現在更是全家一起挨餓。這兩個多月,看到一個個生命的離去,救護車在鄰里巷弄間呼鳴,但上位者猶自搞權力鬥爭,把反對者都冠以認知作戰的對象,甩鍋、卸責,打擊政敵。綠媒忙著大內宣、大外宣,心中早已沒有庶民。疫情期間,各國都大發個人紓困金,以免產生社會問題,美國政府給過兩次,一共每人2400美元(約台幣7.2萬元),包含小孩在內。各州還加碼,例如加州發600美金,全香港18歲以上的永久居民發放港幣1萬元(約台幣3.8萬元),以渡過難關。以台灣平均國民所得,主計處預估達3萬美元,一個人一個月平均所得是2500美金,合台幣約7萬元,封城兩個月,庶民損失約14萬元,因此政府至少每人要發3萬元才能彌補小市民的損失,立法院從去年到今年一共通過1.2兆防疫預算,用在個人紓困只有1100億,平均每人才5000元,而且具有勞工身分的人或透過公會編列的人才領得到,真正苦丁反倒缺乏救助管道。反倒是一向被批為權貴的國民黨,已意識到選票是一票票庶民爭取來的。在馬英九任內,面臨金融海嘯,馬上發3600元消費券,沒有花樣(不像三倍券),吳敦義任行政院長期間,甚至製作庶民經濟指數,如貨運量、通貨膨脹率等加入在內,以真正反映庶民生活。微解封,解得了庶民之困嗎?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173.37億元,第二季合併營收509.08億元,同創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且季度營收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下半年接單暢旺且產能滿載,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下半年營收逐季創下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聯電6月合併營收月增0.9%達17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8.1%達5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為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980.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1%,同步刷新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季增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提升3~4%,平均毛利率上看30%,預期季度營收將季增5~6%。而聯電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逾100%滿載,加上5月之後出貨的晶圓調漲價格,季度營收季增率高達8.1%,等於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聯電第二季的毛利率以及本業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市場的預期,預估營業利益將較上季成長逾二成,但是聯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聯電鎖定成熟製程及特殊製程晶圓代工領域,今年持續接獲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第一季把部份40奈米及55奈米產能升級為28奈米,第二季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並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對提升平均單價及毛利率有明顯助益。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吃緊,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仍會維持逾100%情況,加上7月之後出貨的晶圓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第三季在晶圓出貨增加及價格調漲的帶動下,季度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且毛利率還有上修空間。以現在手中訂單來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中旬,代表明年上半年已是接單滿載情況。聯電已加快擴產腳步,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並宣布未來3年投資新台幣1,500億元,擴建南科12吋廠Fab 12A廠的P5及P6廠區,P6廠區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而P5及P6廠區滿載情況下可增加3.75萬片28/22奈米月產能,並為未來進入14奈米市場預作準備。(相關新聞見A2)
楊艾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決定局部微解封,但仍維持3級警戒。類封城的3級警戒實施將近兩個月,大部分人生計都受到嚴重影響,很多靠每天現金收入的攤商、餐廳、養生館、商家都受到影響,台灣幾乎是民不聊生。台灣人素來認命,也很少怪民進黨,但這次台灣的COVID-19疫情,是人禍,而非天災。如果當初徹底執行普篩,就不會鬆懈防疫;如果民進黨政府緊跟國際腳步,就能採購足夠的應急藥品,不會有700多條冤魂;如果不是蔡政府自大傲慢,台灣早已有充足的疫苗。難怪前副總統呂秀蓮向蔡總統喊話,「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很替妳難過。」《詩經‧小雅》有謂「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慘莫懲嗟。」意指蒼天正又一次降下飢疫,死喪和禍亂實在太多。民眾言論中不再有好話,你們竟還不懲戒自我。但民進黨政府除了甩鍋卸責,連檢討自我都沒有,何況其他。看到那些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基層人員,實在令人心疼,例如建築工人、外送員、菜市場攤販、資源回收的阿嬤、交通警察,都是為五斗米揮汗的人,今年夏天連這樣的工作都快沒有了,很多庶民現在連房租都繳不起。這些人大部分為地下經濟的一環,也是受害最深的一環,但大多不適用現有的紓困措施。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凍結後,少了大陸客,景氣變差,加上大幅削減軍公教退休金,景氣更加不好,影響到中小企業及中小店鋪的營運至劇。台北永康街1/3店面在疫情前都已關閉,知名餐館更是紛紛停業,台中一家要靠老阿伯一個人擺攤養活18個家人,疫情前已困難重重,現在更是全家一起挨餓。這兩個多月,看到一個個生命的離去,救護車在鄰里巷弄間呼鳴,但上位者猶自搞權力鬥爭,把反對者都冠以認知作戰的對象,甩鍋、卸責,打擊政敵。綠媒忙著大內宣、大外宣,心中早已沒有庶民。疫情期間,各國都大發個人紓困金,以免產生社會問題,美國政府給過兩次,一共每人2400美元(約台幣7.2萬元),包含小孩在內。各州還加碼,例如加州發600美金,全香港18歲以上的永久居民發放港幣1萬元(約台幣3.8萬元),以渡過難關。以台灣平均國民所得,主計處預估達3萬美元,一個人一個月平均所得是2500美金,合台幣約7萬元,封城兩個月,庶民損失約14萬元,因此政府至少每人要發3萬元才能彌補小市民的損失,立法院從去年到今年一共通過1.2兆防疫預算,用在個人紓困只有1100億,平均每人才5000元,而且具有勞工身分的人或透過公會編列的人才領得到,真正苦丁反倒缺乏救助管道。反倒是一向被批為權貴的國民黨,已意識到選票是一票票庶民爭取來的。在馬英九任內,面臨金融海嘯,馬上發3600元消費券,沒有花樣(不像三倍券),吳敦義任行政院長期間,甚至製作庶民經濟指數,如貨運量、通貨膨脹率等加入在內,以真正反映庶民生活。微解封,解得了庶民之困嗎?
楊艾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決定局部微解封,但仍維持3級警戒。類封城的3級警戒實施將近兩個月,大部分人生計都受到嚴重影響,很多靠每天現金收入的攤商、餐廳、養生館、商家都受到影響,台灣幾乎是民不聊生。台灣人素來認命,也很少怪民進黨,但這次台灣的COVID-19疫情,是人禍,而非天災。如果當初徹底執行普篩,就不會鬆懈防疫;如果民進黨政府緊跟國際腳步,就能採購足夠的應急藥品,不會有700多條冤魂;如果不是蔡政府自大傲慢,台灣早已有充足的疫苗。難怪前副總統呂秀蓮向蔡總統喊話,「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很替妳難過。」《詩經‧小雅》有謂「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慘莫懲嗟。」意指蒼天正又一次降下飢疫,死喪和禍亂實在太多。民眾言論中不再有好話,你們竟還不懲戒自我。但民進黨政府除了甩鍋卸責,連檢討自我都沒有,何況其他。看到那些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基層人員,實在令人心疼,例如建築工人、外送員、菜市場攤販、資源回收的阿嬤、交通警察,都是為五斗米揮汗的人,今年夏天連這樣的工作都快沒有了,很多庶民現在連房租都繳不起。這些人大部分為地下經濟的一環,也是受害最深的一環,但大多不適用現有的紓困措施。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凍結後,少了大陸客,景氣變差,加上大幅削減軍公教退休金,景氣更加不好,影響到中小企業及中小店鋪的營運至劇。台北永康街1/3店面在疫情前都已關閉,知名餐館更是紛紛停業,台中一家要靠老阿伯一個人擺攤養活18個家人,疫情前已困難重重,現在更是全家一起挨餓。這兩個多月,看到一個個生命的離去,救護車在鄰里巷弄間呼鳴,但上位者猶自搞權力鬥爭,把反對者都冠以認知作戰的對象,甩鍋、卸責,打擊政敵。綠媒忙著大內宣、大外宣,心中早已沒有庶民。疫情期間,各國都大發個人紓困金,以免產生社會問題,美國政府給過兩次,一共每人2400美元(約台幣7.2萬元),包含小孩在內。各州還加碼,例如加州發600美金,全香港18歲以上的永久居民發放港幣1萬元(約台幣3.8萬元),以渡過難關。以台灣平均國民所得,主計處預估達3萬美元,一個人一個月平均所得是2500美金,合台幣約7萬元,封城兩個月,庶民損失約14萬元,因此政府至少每人要發3萬元才能彌補小市民的損失,立法院從去年到今年一共通過1.2兆防疫預算,用在個人紓困只有1100億,平均每人才5000元,而且具有勞工身分的人或透過公會編列的人才領得到,真正苦丁反倒缺乏救助管道。反倒是一向被批為權貴的國民黨,已意識到選票是一票票庶民爭取來的。在馬英九任內,面臨金融海嘯,馬上發3600元消費券,沒有花樣(不像三倍券),吳敦義任行政院長期間,甚至製作庶民經濟指數,如貨運量、通貨膨脹率等加入在內,以真正反映庶民生活。微解封,解得了庶民之困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