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元祭傳承167年,20日下午舉辦迎斗燈遶境遊行,現場鑼鼓喧天,基隆市長林右昌、文化局長陳靜萍、議長蔡旺璉皆出席,並由李姓宗親會的「斗燈首」和花車穿梭市區道路,最後抵達慶安宮安置於內殿,今年因疫情影響,以音樂來取代人員交陣,象徵民俗傳承,另外21日也將舉行放水燈習俗。

今年中元祭由李姓會輪值主普,迎斗燈儀式遵循傳統儀典,隊伍先在信一路集結後,由李姓宗親會引領斗燈隊出發遶境,得意堂陣頭、鼓亭車也在隊伍中,吸引許多民眾駐足觀看。

林右昌說,今年中元祭迎斗燈遶境遊行,因防疫關係,規模大幅縮小及簡化,取消宗親會宗長們的徒步遊行,不過由於宗親會的妥善規畫,進行得相當順暢。

陳靜萍指出,往年迎請姓氏斗燈回慶安宮的隊伍行進中,都會有北管樂西皮派、福路派的「交陣」,今年因疫情影響,以音樂取代人員交陣,在出發時是西皮派的音樂表演,過了兩派交界的旭川河後,改由福路派的音樂上陣,以音樂傳承民俗。

文化局表示,斗燈是寺廟建築、普渡常見的避邪祈福器物,民間信仰有北斗解厄、南斗延壽之說,認為斗燈具有祈求福祥的作用;依照輪值字姓秩序排列的斗燈隊伍,昨下午2時前先於信一路金雞橋頭前集合,時間一到,在北管子弟團─得意堂、聚樂社的前導下緩緩出發,抵達慶安宮後將斗燈安置於內殿。

安置在慶安宮的斗燈,將在21日清晨經發表儀式後正式點亮,象徵各字姓都能元辰光彩,祈求平安。

#出發 #安置 #李姓 #慶安宮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