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日前召開理監事會,會中針對基本工資是否調升,達成「工總不表示意見」的共識。工總指出,疫情雖然重創內需產業,但製造業是出口連13月正成長,外銷訂單連17紅,製造業在疫情中業績仍然暢旺。
工總指出,工總會員廠商,包括科技業、精密機械、工具業等都已經調薪,且平均調幅在3%以上,對製造業而言,現階段最大的問題,是缺工、缺料、缺疫苗,不是錢(指基本工資)的問題。
但是,工總坦言,製造業雖好,但服務業卻大受疫情衝擊,特別是內需型服務業,因此,對基本工資是否要調升,理監事會已達成共識:「工總不論講什麼都不適合,因此,不表示意見。」
然而,受創最重的服務業,多是商總會員廠商,理事長許舒博感到不解,現在一方面紓困,一方面又要求調升薪資,「意義在那裡?不能等到振興經濟時再討論嗎?」
許舒博指出,服務業生存都有困難,還要求調升薪資,無疑是雪上加霜,只會造成更大的失業潮,創造更多的無薪假人數。
許舒博說,他不反對、甚至主張賺錢公司應該要調薪、甚至多調,但不能硬逼還在紓困企業也跟著調升薪資。如果政府的用意是為保障勞工,就要三思,否則後果自負。
工商協進會則因會員廠商有製造業、也有服務業,理事長林伯豐因此有條件同意調升基本工資。林伯豐也主張,有賺錢的企業應調升薪資,但是,如果政府要齊頭式調漲基本工資,他提出兩條件;第一,林伯豐指出,既然政府如此有心要照顧勞工,勞保負擔比政府就應多承擔,而不是要企業負擔,因此,建議企業、勞工與政府的勞保負擔比,由現行埸7:2:1調整為6:2:2。第二,就是要與外勞薪資脫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