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政府向歐盟投訴,波蘭一家煤礦場造成跨境污染。但波蘭寧願每日遭罰50萬歐元,也不願關閉這家影響民生用電的重要礦場。
■Poland will have to pay a €500,000 fine for each day it continues extracting coal at an open-pit mine near the Czech border.
歐盟最高法院(CJUE)9月底命令波蘭每日須支付50萬歐元罰款,以懲罰該國遲遲不關閉境內一座靠近捷克邊境的煤礦場。捷克先前投訴,這座位於波蘭圖羅(Turow)的露天礦場造成跨境污染,促使歐盟法院今年5月要求波蘭政府關閉礦場並停止開採褐煤。
影響供電 波蘭拒關礦場 波蘭政府拒絕關閉礦場,聲稱這關乎該國能源穩定,因為該礦場負責供應燃料給圖羅一家重要發電廠,該廠發電量占全國7%。
波蘭政府發言人穆勒(Piotr Muller)表示,歐盟罰款金額「不成比例且欠缺事實依據」,同時傷害該國與捷克達成協議的努力。他表示:「我們從一開始便主張,圖羅礦場中斷運作會危及波蘭電力系統穩定,同時對於民眾每日生活帶來極大困擾。」
這家礦場生產品質較差的褐煤,營運時間已超過百年時間,一直到最近才擴廠至捷克邊境。此礦場也是當地重要雇主企業,提供高達二分之一的工作機會。
部分波蘭官員對於歐盟處罰表達強烈不滿,甚至批評這根本就是「光天化日搶劫」。
波蘭司法部副部長羅曼諾夫斯基(Marcin Romanowski)推文表示:「CJEU要求我們每日繳交50萬歐元罰款,原因只是我們顧及百姓能源需求、不願立刻關閉礦場。這就像是光天化日的司法搶劫,我們不會讓你們得逞的。」
波蘭同時主張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因為捷克與德國在波蘭邊境附近也設立許多褐煤礦場,同樣對他們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
波蘭約48%電力來自於燃燒堅硬的無煙煤、17%來自於污染更嚴重的褐煤。另外25%電力產自於再生能源與生物燃料,10%來自於天然氣等其他資源。歐盟設下2030年淘汰燃煤發電的宏大目標,但波蘭政府早已表示他們無法做到。
捷克:損害居民用水權益 捷克政府樂見歐盟處罰波蘭,因為波蘭礦場傷害捷克民眾用水權益,同時對於當地環境帶來空氣與噪音污染。
捷克民眾史塔瑞克(Milan Starec)抱怨指出:「隨著礦場愈挖愈深、愈來愈靠近邊境,我們地下水開始流光、井逐漸枯竭。很難想像21世紀還會遇到無水可用的問題。」
回顧整起事件發展。捷克今年2月向歐盟最高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圖羅礦場已影響當地居民飲水,並認為波蘭當局違反歐盟法律延長該廠壽命。
5月21日,CJUE下令要求該礦場暫停開採活動,直到法院做出最後判決。但是波蘭政府抗拒命令、該礦場持續營運,促使捷克6月要求CJUE對波蘭處以每日500萬歐元的罰金。法院雖然同意捷克的請求,但是將罰款金額大幅降至50萬歐元。
CJUE表示,波蘭政府每日必須繳交罰款,直到他們關閉圖羅礦場為止。此罰款能夠迫使波蘭加快與捷克當局談妥協議的速度。只要雙方達成協議,這樁法律訴訟便能告一段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