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0年代以來,美國已調高債務上限80多次,在債務到期日前國會雖角力不斷,但在關鍵時刻仍將達成協議提高上限,衍伸為系統性風險的機率極低,預期10月提高上限機率仍大。
8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下跌3.1個百分點至62.1%,為2021年1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
五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存貨呈現擴張,不過預期在客戶存貨偏高下,後續新訂單、生產增加有限,預期製造業指數要走高難度增高。
盤勢分析:
美元指數雖然出現漲多回檔但仍維持在高檔,站穩月、季線反壓,亞幣雖然指跌,但仍維持弱勢,跌破月、季線,預期台幣在此影響下,短期不容易升值,不利於後續資金動能轉強。
受到國際股市震盪,外資近期在現貨市場出現賣超,期貨未平倉空單略降,反觀本土投信在集中市場出現加碼,政府基金近期也回補,顯示近期土洋看法不一致,目前整體法人分歧。
至於資券的變化部分,近期融資並未有明顯增加,融券出現增加,顯示近期在資金動能不足,外資保守,即便本土資金逆勢加碼,股市不容易有效表現。
展望10月的台股走勢,最近十年10月台股表現仍舊維持震盪,就類股表現來看,電子股、半導體族群上漲機率最高,高達80%,電器約70%,至於光電族群下跌機率70%,電腦周邊、其他電子、通信網路、油電燃氣等上漲機率只有40%,顯示電子漲主要為半導體貢獻,由於今年半導體族群基期偏高,預期本月盤勢恐將不利表現。
選股方向:
散裝航運近期在波羅的海指數出現反彈,其中海岬型BCI指數從9月8日的4,886點反彈至近期高點已經突破9,000點,波段漲幅接近一倍,由於漲幅大,預期散裝族群中不少個股九月營收可以受到基本面回溫營收出現成長,現貨船比重高的個股受惠更大。
通膨議題再起,預期內需食品股有機會受惠,且本月振興券也有機會刺激相關需求的回溫,預期本季食品股有機會贏來旺季效應;越南疫情造成台商成衣、製鞋等勞力密集產業,當季產線在第三季停工近兩個月。
隨著疫情最嚴峻的胡志明市宣布9月16日逐步放寬封鎖,台資企業在南越的復工準備也轉趨積極,在遵循既有管制規定下,也有台商獲准降載復工,將加速取得產能應急客戶需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