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7日將發布相關調查報告。調查對象為工總所屬製造業上半年的營運情形、訂單、獲利等,並針對基本工資若調3%、5%、6%、8%等,各對營運與獲利的影響進行調查,目前調查結果仍在進行最後統計。

依據工總初步得出結論,政府依經濟成長論述基本工資的調幅,並不合理,也不符合當前現實環境的邏輯,因為經濟成長率是「平均數」,實際狀況是,不只是製造業與服務業兩樣情,即使是製造業,調查發現,也呈兩極化,因此以經濟成長率表現好,所以要調升基本工資,值得深思。

工總指出,如果基本工資調逾5%,不但會加深對陷入困境業者的沈重壓力,日子更難過,甚至會讓產業更加失衝,更重要的是,國際上通膨壓力日升,而國內的通膨壓力也是蠢蠢欲動。

工總指出,隨著國際油價、榖物及基本金屬行情走高,進口物價已漲逾20%,躉售物價也連續數個月漲逾10%,反映業者生產成本日趨沉重,隨時都可能帶動通膨飆漲。

李育家也指出,政府才放寬防疫措施,振興五倍券也剛要推出,政策還沒有發揮活絡經濟的效果,就趕著要對這些受疫情衝擊的內需產業調整基本工資,且調幅還比過去軍公教調薪幅度高的話,產業會受不了。

因此,工總與李育家都呼籲,政府對基本工資的調升,能再考量周全,最好能延後實施。

#經濟成長率 #調查 #幅度 #工總 #通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