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總彙整「一企一建言,懇請總統幫腔」發現,疫情對中小企業的變數與挑戰是,成本大幅上升、交期不斷延遲與交貨出不去,進而嚴重影響獲利與國際競爭力,企業因此盼政府出面適時穩定鋼材及紙漿等原物料,讓中小企業能有效控制成本,另外也期望政府能及早防範大盤商或中盤商有囤積、哄抬價格等情事。
商總指出,受疫情影響,2019年底起鋼材、紙漿、運費等不斷上漲,看不到邊,導致各項成本大幅上升,使得報價越報越貴,影響台灣產品競爭力。
雪上加霜的是,缺料也在原物料上漲的同時發生,經常出現有貨,卻沒有紙箱,或有紙箱卻沒有貨的窘境,缺工也因疫情移工入境困難而愈加嚴重,進一步造成加工產業緊縮,產能被迫減低,拉長交貨時間等,對產業形成負面影響。
商總指出,轉單效應使得國內生產供應鏈產能被轉入的訂單搶佔,造成產能嚴重不足,供需失衡,交期不斷延遲,嚴重影響台灣品牌廠商的出口能量與獲利。即使能夠如期生產,全球因疫情導致的塞港、缺櫃現象,也讓交貨出不去。
企業也因此盼政府能夠出面適時穩定原物料,讓中小企業能更好的控制成本,並防範大盤商或中盤商有囤積、哄抬價格的情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