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去年因應「短期間資金大量且集中進出」,造成匯市有失序之虞,因此央行基於職責進場買匯,維護匯市秩序及金融市場穩定,全年買匯達391億美元,造成阻升新台幣;這符合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的匯率操縱國條件,即三項匯率操縱國指標全中,但美方基於「情況特殊」,暫列「加強觀察名單」。
央行總裁楊金龍9月底時說明,今年初延續去年底美元超額供給現象,為避免匯市失序,央行1月仍進場調節,淨買匯87.3億美元,但2月供需已恢復均衡,央行轉為淨賣匯。4月至今,新台幣升勢雖續強,但匯市為正常供需結構,央行回歸市場供需機制,沒有進場調節的需要,依美國匯率報告指標,可望從三項降回二項。
美國財政部每年大約4月及10月發布一次的半年期全球貿易夥伴匯率報告,根據三項指標判定是否透過操縱匯率來達到提高貿易競爭力,原則上三項全部符合,即列入匯率操縱國。三項標準即經常帳順差占全國生產毛額(GDP)逾2%、對美貿易順差達到200億美元以上、全年單邊干預匯率超過GDP的2%。台灣這次可望剔除第三項。
近期新台幣在美元走強下,貶破28元大關,13日終場收在28.145元。匯銀主管預期,若就全球金融情勢來看,新台幣短期不會太強,央行也沒進場買匯必要,後續也應可維持僅符合二項指標的情況不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