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來,大陸國家發改委火力全開,多次召集各能源電力企業、煤炭協會等相關單位,致力解決煤價過高、供給不足等問題。新華社24日報導,大陸國家發改委近日再度派出多個調查組,前往重點煤炭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進行煤價專項調查,確保煤價維持在合理區間,並杜絕煤炭企業牟取暴利。
在官方嚴打下,煤價稍有回跌,但要平穩度過供暖季節仍面臨不小考驗。央視報導,由於今冬東北溫度急降,多地啟動提前供暖。位於北方的吉林省松原市早在10月16日就進入供暖時節,較往年提前10多天。
報導稱,吉林省松原市供熱公司總經理鄭帆表示,該公司每天的用煤量約在700多噸左右,冬季供暖耗煤需達80萬噸,受煤價上揚影響,預估2021年光是買煤炭就要近9億元,但所收的暖氣費僅5億元,4億元的財務虧損很難彌補。
不僅如此,往年此時煤炭庫存早已儲滿,但現在煤炭庫存只有7.3萬噸,只夠供暖到12月份,而供熱季要持續到2022年4月初,等於還有3個多月的用煤缺口。鄭帆並表示,由於煤炭太過短缺,現在「有錢也買不到煤」,他必須派人到內蒙古、黑龍江的煤礦守著,「見煤就得搶」。而這只是眾多供熱企業的經營縮影。
報導稱,為解決煤炭供應不足,吉林省也在加快調整供熱能源結構,利用生物質熱電聯產、地熱清潔能源等,讓供熱能源更加多元化。長春市一家供熱電廠以秸稈為燃料發電產熱,2020年開始為當地1.3萬戶居民集中供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