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於聯準會官員提出縮減購債已無疑義,更關心的是美聯儲升息的時間點,但因其他國家也一同面臨通膨壓力,或有可能採取對應的貨幣緊縮政策,短線美元指數的強勢,似乎也暫時熄火。
投資人面對美元指數的震盪格局,又應當如何應對?
美國9月份通貨膨脹高漲,麻煩的是其源頭有了改變。之前是由於生產面、運輸中斷而引發物價壓力,還可以說是暫時性的;現在主要通膨源頭是能源、食品、租金,很難說是暫時性的。
從隔夜利率掉期價格觀察,市場認為明年6月加息一碼的機率接近六成,明年12月前不只100%機率加息一次,還有三分之一的機率出現第二次加息。投資人可以關注FOMC的11月會議,從利率點陣圖以及會後記者會鮑威爾發言,觀察決策者什麼時候開始升息。
相較於美聯儲和ECB小心翼翼地強調,縮債(taper)不與升息綁定,英格蘭銀行行長於G30央行行長會議上說,必須要行動來控制通貨膨脹。由於英國央行獨立性高,行事也果斷,在今年成為已開發國家中第一個上調利率的國家,可能性極高。
英國目前CPI在3.1%水平,但是央行總經分析師甚至預測明年第一季達到5%,與2%的政策目標乖離甚大,所以極可能把原本明年的升息動作,提早在今年內實施。(統一期貨提供,李娟萍整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