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行建表示,現在很多國家都在討論供應鏈的重要性,而台灣的IC、IT、以及面板產業在全球產能都占有一定比例,地位已舉足輕重。疫情之下,全球面臨缺工、缺料等諸多供應鏈挑戰,如果產業自動化程度高,影響的程度相對就比較有限。
因為興趣,近年段行建投入人工智慧(AI)領域,雖然AI有機會做得比人好,但要經過訓練,因為生產線經常變動,人面對變動可以立即調整,但AI需要經過足夠的訓練才能發現異常,這必須花費一段時間來完成。他強調,產業升級一定要靠科技、大數據的幫助,群創內有多個AI單位,本身也帶領一個自動化AI單位,希望把AI應用在面板後段模組的瑕疵檢測、空污防制等應用之上。
最近幾年段行建致力於AI、IoT以及自動化之學習及應用,未來會持續在智能製造領域貢獻所能,也希望有機會把AI應用於空汙研究領域。
段行建指出,AI將扮演未來產業關鍵角色,也認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的看法,呼籲台灣須培養科技人才。目前台灣科技人才仍嫌不足,須大力培養。對於外商來台設研發中心,他認為,雖然可以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但外商挖角台灣人才,卻可能把原公司培養的人才與技術一起帶走。
今年面板產業大洗三溫暖,對於面板市況,段行建沒有發表意見。不過對於台灣面板廠近年高喊轉型,拓展利基型應用、轉往車用、醫療、工控等高毛利產品,以避開價格波動大的大宗商品。段行建卻表示,如果「大家都轉型,那就不是轉型」,優勢難以維持,市場區隔仍必須掌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