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特斯拉已於2019年在中國設廠,許多中國本土電動車企,如小鵬、理想和蔚來也在努力爭奪當地市場。
在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第七的Lucid,成立於2007年,其首席執行官Peter Rawlinson曾是Tesla Model S的車輛工程副總裁和車輛工程師,負責該車款的技術執行與交付。Lucid的策略是,跟隨特斯拉的腳步,先以低產量發表高利潤率的電動車,然後再擴展更高的產量和更便宜的車款。
Lucid首款電動車Lucid Air在10月30日起陸續交付,Rawlinson在美東時間16日表示,全世界都認可Lucid擁有出色的產品,每個人都意識到他一直承諾Lucid生產的汽車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而這是真的,它發生了」。由於Lucid Air續航力多達839公里,打敗特斯拉,因此被稱為「特斯拉殺手」。
Rawlinson表示,Lucid計畫在2021年底前生產約575輛Lucid Air,到2022年產量提升至2萬輛。Rawlinson還指出,公司計畫在2025年左右,也在中東和中國開設工廠。
雖然Lucid財報顯示,2021年前9個月虧損15億美元,但該車廠強調Air預購訂單已突破1.7萬輛,高於截至第三季的1.3萬輛,截至9月底的訂單金額約達13億美元。對此Rawlinson表示,公司在估值方面有望追趕特斯拉,一切皆有可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