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離岸風電從第二階段遴選風場開始,就要求產業關聯性,其中,國產化任務就有包含風機機艙組裝等項目,最終在2025年要達到27個項目,因此國際風機三大廠,就有兩家選擇在台設立組裝廠,並都選擇落腳台中港做為生產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維特斯過去在第二階段遴選風場時,就與台灣供應商共組供應模式,從鑄件的永冠、葉片的天力等企業,總計合作投資超過90億元,預期在2022年起將供應CIP彰芳西島風場、中鋼中能風場及台電二期風場,總計在台生產124支風機,單支裝置容量9.5MW。
台灣維特斯指出,從2022年起,分年度進行交貨,其中2022年將交貨CIP彰芳風場一期10支風機,2023年提交彰芳二期52支,2024年中能風場31支,2025年台電離岸二期風場31支,成為我國風場供應主要來源之一。
台灣維特斯台灣總經理Alex Roberson表示,台灣維特斯在台投資約10億元,後續帶動天力、上緯、華城電機、華新麗華、金豐機械、永冠等協力廠商,一起投資,其中最大的是永冠針對風機核心輪轂鑄件投資50億元,合計國產化的相關投資已達到90億元。另外,區塊開發選商即將在2022年進行,由於國際風機技術持續推進,台灣維特斯也將在台灣推出單支15MW的風機,發電容量相比9.5MW來說,將提升65%,並且降低對環境影響,風機高度也將達到261公尺,比台北車站前新光三越大樓還要高出近20公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