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大會日前通過制定明確計畫以減少煤炭用量,希望將全球變暖限制控制在攝氏1.5度內。為此,科技巨頭舉凡谷歌、微軟、臉書、蘋果等早已爭相啟動碳中和,具體購置綠電、加入RE100等因應;台灣也正為缺電危機面臨核四重啟議題,而缺電不該只放眼綠色能源,如何多管齊下提高綠電比例是關鍵。

「我們的隔熱產品每年幫助減少CO2排放量約7,000噸,相當於省下1億4千萬度電消耗,面對氣候變化,要實現碳中和,比起新能源的開發,節流自然是更快速的路徑」,Uplus品牌總經理說道。根據統計資料綠電未來的平均售價可能會落在5.6NTD/度,現在許多Uplus的科技製造業客戶,在評估購買綠電之前為了減少購買綠電的壓力,會先找上Uplus協助省電。

這個繼取得德國萊茵TUV認證、新加坡環保標章、綠建材Excellent標章、馬來西亞SIRIM國家認證後,勢如破竹又拿下馬來西亞GreenPage、GBI及MyHijau綠色標章的台灣節能隔熱品牌「Uplus」,透過不斷優化的節能建材,期望綠色建築不僅止注重綠化量、廢棄物減輕量等被動設計,而是由使用者角度出發主動減碳,進而降低用電強度,藉以導入碳中和。

因此,其運用創新奈米技術開發的「防曬隔熱玻璃」、「吸血鬼之盾防曬膜」、「室外隔熱漆」等各項隔熱產品,逐漸深受綠建築的指標性建商、大型連鎖龍頭品牌青睞,紛紛指定長期選用,畢竟極端氣候變化的惡果無人可倖免。

即將在12月開展的第33屆台北南港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Uplus將有多項隔熱建材發表,為大眾演示更耐久高效的節能成果,滿足綠建築、減碳需求的主流。

另外也將會展示更進階高透的節能建材「隱視電控膜」,以貼近大眾更多應用需求。

#建材 #大眾 #綠建築 #綠電 #隔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