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近期再現行情、股價自低檔起漲。長榮(2603)、陽明(2609)今年前11月累積營收持續較去年成長,且12月以來吸引法人買超布局,其中,外資拚年底紅包行情,13日對長榮、陽明分別買超5,986張、8,822張。法人指出,第三季歐洲線、美洲線運價創高,航運股獲利將淡季不淡,預期全年運價走勢將較預期更強,第四季獲利有機會創全年新高,高運價趨勢則可望延續至2022年上半年。

長榮11月營收因塞港致航行日期延後、供應鏈運送瓶頸,中斷創高之路,月減3.2%,但依然是大幅年增159.1%、達510.41億元。法人指出,以目前12月運價高檔、貨量滿載,以及國際油價從高檔回檔,有利降低營運成本,預期長榮第四季獲利表現將優於第三季。

法人指出,由於營收認列時間遞延,以及第四艘2.4萬TEU長岳輪(ALP)已在9日交船下水,預估長榮12月營運仍可維持高檔。此外,長榮堪稱全球十大航商中積極增加運力的急先鋒,在11月通過一批新造貨櫃採購案,砸3.385億美元(約台幣94.4億元)購買55,500只貨櫃,預計2022年中前陸續交櫃。9月也已啟動新造24艘小型貨櫃輪計畫,斥資9.58~10.98億美元(約台幣268.24~307.4億元)。

在11月營收表現上,陽明為貨櫃三雄中唯一正成長者,達344.82億元,月增1.78%、年增125.89%,續創新高;今年前11月營收達2,993.68億元,年增121.73%。

#成長 #陽明 #法人 #高檔 #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