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財政部支持上市公股金控、銀行強化資本,並容許各大公股金控、銀行降低現金股利比重,甚至也讓行庫即使獲利大增,仍能獲財部放行降低現金股利比重,據悉背後重要原因在於財政部今年稅收大舉超徵,甚至史上首度能「實質還債」。

據最新統計,在上市櫃公司獲利大增、股市大好雙雙帶動營所稅、證交稅超徵,甚至今年整體稅收可望超徵3,800億元,因此,財政部能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各大公股金控、銀行得以「晴天存糧」。

若根據預算書中所列示的上市公股金控、銀行的明年度現金股利配發預估,目前金控殖利率仍以兆豐金達4.49%最佳,第一金4.14%居次,合庫金3.25%第三。

統計數據顯示,六家上市公股金控、銀行,111年度將貢獻國庫收入超過66億元,若加上台銀、土銀、輸銀各繳庫18億元、16億元和2.925億元,則九家公股金控、銀行111年度將貢獻國庫超過100億元;台灣菸酒不像九家公股金控、銀行有法定盈餘公積提列負擔,繳庫獲利最多,共繳庫60.31億元。

在公股金控、銀行中,由於財政部持股合庫金26.06%比率最高,因此也以合庫金對財部獲利貢獻度最高,將在111年上繳至少28.36億元的股利;兆豐金雖然現金股利發放最多,但由於財政部持股比重僅8.4%,因此以上繳18.06億元居次;財政部持股11.49%的第一金居第三,上繳14.75億元股利。

#超徵 #超過 #稅收 #股利 #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