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通膨率就是如此,原先大家擔心會超過2%,6日統計結果是1.96%,不知何時2%已成了通膨警戒線,早年3%還是經建目標追求的數字,今天2%卻已成了物價的楚河漢界,好像超過此數字,就會山雨欲來,沒超過就可以風調雨順,這真是一個迷思。
事實上,2%和1.96%只差0.04個百分點,四捨五入其實就一樣了,有沒有通膨,哪裡會取決於這0.04個百分點?但在心理上、政治上就不一樣了,多了0.04個百分點,政府官員可能會被一直追問:「超過通膨警戒線了,政府有何因應之道?央行是否該升息?民生物資是否要降稅?…」
如今統計出來,少了這0.04個百分點,沒有跨過通膨的楚河漢界,在心理層面,話題就少了許多,政治人物回應通膨的壓力也降低了不少,對政府而言,算是個好消息。然而,不過就差0.04個百分點,該颳的風、該下的雨一樣也不會少,執政當局要認清,我們的通膨壓力還是很大的。
看看美國無限量化寬鬆所釋出的滾滾熱錢,仍持續推升原油等大宗物資的價格,仍持續炒熱美股等各國資本市場的行情,這個大環境並未改變,通膨烏雲依舊未散,對於大宗物資皆仰賴進口的台灣而言,通膨仍將是威脅台灣今年經濟的重大變數,政府官員千萬別被0.04個百分點騙了才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