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一級保育動物台灣白海豚21日中午擱淺在台南市漁光島安平漁港南堤內,救援人員獲報趕赴現場,發現該隻台灣白海豚已明顯死亡,體表有傷痕,海洋保育署召集專家協助,由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在安南校區解剖,初步判斷個體健康,屬急性死亡,將採樣作斷層掃描進一步分析。

台灣白海豚分布在台灣西部海域,活動範圍在苗栗至台南水深30公尺以下的淺水海域,是海洋生態系食物鏈中的高級消費者,也是台灣西部沿海重要的生態指標,數量估計僅50至70隻,因數量稀少,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

台灣3年前在彰化縣王功海灘發現1隻年幼白海豚擱淺死亡,是近年首見。台南市21日有民眾在安平漁光島的漁港南堤內100公尺消波塊處發現擱淺鯨豚,海洋保育署獲報啟動救援網,包括海巡署、MARN救援團隊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台大獸醫學系、海保署官員皆到場,經確認為稀有的台灣白海豚,是近年來第2隻死亡案例,送往成大安南校區解剖追查死因。

海保署表示,死亡的台灣白海豚為雄性,體長約237公分、體寬64公分,體重158公斤,年紀約為青少年,體型飽滿,脂肪厚度充足,內臟無病兆,顯示營養良好,非疾病,體表有傷痕,可能是異物纏繞傷疤,研判為健康個體,應為急性原因死亡。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表示,為釐清白海豚死因,將取其頭骨至嘉義大學獸醫院掃描,另將牠的胃部送往台中科博館採驗。

#台灣白海豚 #死亡 #漁光島 #一級 #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