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乃是以純氫、天然氣作為燃料,比起傳統柴油發電機與儲能電池,具有發電時間長、低碳排、高效率、無噪音汙染、可靠度高等優點。國內使用定置型的有半導體產業,因為製程會產生氫氣,順道拿來廠內給燃料發電再利用。工業廠房則可協助電力削峰填谷、民生住宅作為分散式電力等。

過去經濟部就有對燃料電池進行補助,只要設置容量在500瓩以下者,每瓩給予7萬元補助,每案上限為40%。此補助只到2020年,之後業界一直疾呼能更繼續,因此經濟部再度修法,重啟補貼,且把補助比例從40%拉高到50%。

對於拉高補助比例,經濟部能源局能技組組長陳崇憲解釋,因為申請業者多用天然氣當燃料,如果一天長期發電下來,費用可觀,基於支持燃料電池長久運轉,因此提高。

以500瓩容量來說,過去補助40%,每案約可申請到550萬到800萬,提升到50%後,金額可拉到700萬至1000萬左右,業者平均可以多拿到200萬以上費用。

至於,政策上為何繼續補助燃料電池,陳崇憲表示,目的有三個,一是為了產業外銷發展,必須給予國內不斷測試提升可靠度機會。二是因國內本身有利基市場,像是電信業、半導體無塵室等,對無汙染的燃料電池取代柴油發電機有其需求。三則是為將來提供大量電力,做運轉經驗累積。

#每案 #金額 #拉高 #燃料電池 #經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