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食疑慮是台灣全民共識!福島發生核災事故令人遺憾,但核災畢竟是核災,福島食品受到核汙染的疑慮,導致台灣人擔憂健康安全受創,終究是避不開的問題。但即使如此,台灣人仍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精神,有情有義的挺日本,從當初的踴躍捐款,到如今進口日本福島食品。

政府實應說明,從福島進口的農漁特產究竟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而非得從福島5縣市進口不行?因為按常理來看,要進口福島的食品與農漁特產,應該是這些食品或農漁特產是全日本其他地方都沒有,只有福島才有,這樣台灣進口才有意義。否則台灣直接從日本其他也有這些農漁特產的地方進口即可,為什麼非得從有核汙染疑慮的福島進口,讓台灣人吃得這麼恐慌、擔憂,犧牲台灣人的飲食安全呢?

台灣每年進口日本農漁特產並不會因為開放福島食品而增加,因此既然要挺日本福島,那就進口福島才有的特產即可,日本其他地方也有而台灣也有進口的就無需改變。台灣只進口福島才有的產品,在核汙染的檢測上就只需針對福島進口產品,毋需大費周章的檢測所有日本產品,檢測便更快速簡易也更周全,人力負擔也比較輕,台灣人也才能吃得安心。

尤其,以台灣現有的輻射檢測能量,全台灣由北到南只有新北、台中、高雄3個地方有檢測設備,一旦開放福島食品後進行全面檢測,所耗去的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將不容小覷;最關鍵的是,這樣緊繃壓縮的檢測,究竟能否真正落實檢測的品質,還是會淪於「過場」的應付性檢測,更讓全台消費者憂心不已。

顯而易見,台灣進口日本福島的食品與農漁特產,並沒有任何經貿上的價值,也沒有任何民生需求上的意義,畢竟食物掉到地上都會擔心有細菌而不敢食用了,更何況是有核汙染疑慮的食物呢?

因此,台灣進口日本福島的食品是純粹因為福島發生憾事,台灣人願意情義相挺,所以政府應該只開放福島才有的特產進口,讓台灣人挺福島食品挺得安心、挺得合理、挺得沒有後顧之憂。

國際外交固然是政府相當重視的施政方向,但莫忘人民心心念念的是全家人每天的飲食是否健康安全?台灣各地穿梭在超市和傳統市場的婆婆媽媽們,相信她們念茲在茲的也是家人會不會吃到核汙染的食物,而非犧牲家人健康,但成就對日本福島的情義相挺。

台灣人支持台日友好,也絕對同情福島核災,更支持政府發展外交,但期望日本政府也能將心比心,從消費者、從台灣人民的立場出發、考慮,你敢進口核食,我情義相挺,你豈能讓我食不安心?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台灣人 #特產 #農漁特產 #檢測 #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