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表示,基本面選股並審視評價合理性,攻守俱備,是投資不二法門。

他認為,今年電子股將表現分歧,市場較偏好新產品及新題材,例如wifi7、電動車,伺服器下游,以及快速成長的AR/VR,由於科技新應用,將配備更高效能的處理器,採用更多晶片,及更多的記憶體容量,帶動相關個股業績向上。

新光店頭基金經理人鄭君楠指出,外資對台股買買賣賣,指數上漲靠內資支撐,指數止穩時要買進攻擊型個股。由於權王台積電及IC設計龍頭聯發科法說皆優於預期,1月大盤回檔,國內相關半導體股價回復到合理估值水準,整體產業投資價值浮現,元宇宙、AI(雲端)、電動車三大成長趨勢持續看好。

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認為,根據凱基投信的「SMART動態多因子模型」,觀察出台灣企業獲利第一季處於築底階段,具有高盈餘品質、高股息與低波動特質的族群有望受到青睞,此族群多集中在電子下游、電子零件通路及半導體材料等高股息題材。

他也看好航空股,由於新冠肺炎可望在2022年流感化,航空族群營收主要來自客運(觀光) 與貨運需求,觀光需求將逐步復甦,貨櫃塞港議題持續,2022年營收獲利可望較去年成長。金融股則可望受惠Fed 2022年將升息三次,總共升息4~6碼,預期台灣今年也可望升息,壽險股與銀行股利差擴大將受惠。

#觀光 #升息 #族群 #經理人 #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