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景氣處於擴張階段,近期公布美國1月非農就業數據,新增就業人口46.7萬,遠遠超出市場預期的15萬,顯示美國已經撐過新一波Omicron衝擊,就業市場復甦力道強勁,市場樂觀看待,後市看漲。景氣循環與企業財報,仍是股價上漲主要因素。

市場關注美聯儲利率決策,美國聯準會近期提早放出升息訊號,讓市場能有所準備,1月決策會議釋出3月升息的訊號,而聯準會對於縮表的態度與做法,更為市場所重視。最近一次釋出的縮表原則偏向被動,也未有更加鷹派言論出現,代表聯準會更關心經濟表現,顯示其在抑制通膨的過程中仍會支持經濟的成長,對市場是正面好消息。

雖然升息、縮表相關消息對於市場情緒有重大影響,但今年財報公布期間美國各企業表現普遍仍舊強勁。將過去幾年美國企業財報表現、各類股的輪動情形、與三大指數做比較,市場對於財報預測的高估與低估反應,不會大幅影響指數表現。

其中,當企業發布的財報優於預期抑或符合預期,股價只會有溫和反應;相對地,若不如預期,卻可能被市場情緒性拋售。

如2月初Meta釋出最新一季財報,些微不如市場預期,引起市場看衰反應,當日Meta跌幅超過20%,連續四個交易日跌幅超過30%。

總體來說,避開市場過於恐慌的時期,經濟擴張的情況下,多數財報公布期間,指數仍有較佳表現。投資人可長期關注美國四大指數,透過適當的配置資金,規避相關風險。(統一期貨提供,李娟萍整理)

#釋出 #縮表 #升息 #美國 #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