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指出,該投資機構看好陸股後市,主要原因有寬鬆的貨幣政策、嚴格的監管政策趨緩、股價相對便宜,以及企業獲利持續強勁等,因此,據了解,有許多外資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就改為加碼陸股,有望帶動今年陸股上漲走勢。
2021年陸股表現疲弱,關鍵原因是來自於嚴格的監管政策包括對於互聯網在內的許多產業,都受到嚴格的監管,導致很多產業不論在估值面,或是基本面來講,都確實受到影響,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可看到政府的態度開始做出調整。
張婉珍表示,從貨幣政策面來看,美國已開始在走緊縮,但大陸卻繼續走寬鬆的貨幣政策,包括調降存款準備率和降息等,這個都是支撐貨幣流動性和市場非常重要的關鍵。
目前陸股本益比已經很便宜,就以互聯網的龍頭股為例,估值已經修到20倍左右,跟過往動輒就是40、50倍,甚至50、60倍來比,已經便宜許多。如今在監管利空陸續反映完畢,加上估值已修正到合理區間下,市場的悲觀態度已陸續出現轉變。
DWS亞太區投資總監Sean Taylor認為,陸股在第一季後具上漲潛力。儘管陸股在去年經歷艱難的一年,海外投資者仍可考慮投資陸股,預估今年第一季陸股將繼續調整,直到第二季才會改善。個股方面,相對看好專注在大陸內地消費者的優質品牌、新型電動車、電池及工業類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