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睽違二年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實體展3月9日登場,正巧碰上政府放寬商務客來台限制,主辦單位之一外貿協會秘書長林芳苗24日在展前記者會上強調,相信有部分國際買主會緊急申請,但對台灣會展產業帶動效益,還是得等到4、5月才會顯現。
至於俄烏開戰可能對我國各產業供應鏈衝擊,林芳苗表示,對整體供應鏈影響有待觀察,但就自行車供應鏈而言,影響較小。
2022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吸引國內外638家業者參展,使用超過2,000個攤位,將於3月9日以線上、實體同步開展。林芳苗指出,我國自行車業不受疫情影響,出口逆勢成長,去年整車以及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出口值,雙雙破13億美元,單價也持續創新高。
林芳苗說,政府放寬商務客限制,目前未受利,但由於自行車展已二年未有實體展,加上線上展覽長達一個月,貿協預估,展覽商機應有機會追上規模最大的2019年度盛況。
貿協表示,此次實體展共計吸引國內外638名業者參展,包含美利達(MERIDA)、巨大(GIANT)、桂盟(KMC)及速聯(SRAM)、SHIMANO等國際知名品牌大廠,線上展也吸引207家國內外業者參與,睽違二年的實體展會,搭配推動四大國外買主OMO服務及三大國內參觀者體驗活動,以虛實整合及多元的數位加值服務,協助廠商掌握國際商機。
據林芳苗觀察,電動輔助自行車前十大出口市場中,包括荷蘭、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大陸、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對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需求持續攀升;其中對英國及德國的出口量,成長皆超過100%,而電動輔助自行車出口值也已微幅超越整車,成為推升產業成長的最大動能。
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蕙娟指出,自行車產業過去三年的出口總額,年均成長率為23.97%,尤其去年出口金額首次突破50億美元,創下新高。風靡全球的E-bike平均單價也達到1,331.03美元,過去三年的出口金額年均成長率為24.66%,顯示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未因疫情而停歇,自行車產業持續的創新也更顯得重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